[实用新型]一种可在模具内切除料头的塑胶注塑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8420.6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9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邹龙云;曾光林;陈肖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宝田飞达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8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切除 塑胶 注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在模具内切除料头的塑胶注塑模,包括底板、顶板、下模、上模、模芯、浇注口和液压缸,下模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底板的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设有支撑杆,顶板固定设置在四个支撑杆的上端,液压缸固定设置在顶板的下表面,上模固定设置在液压缸的移动端,浇注口设置在上模的顶部,上模的内部且位于浇注口的左侧开设有盲孔,盲孔的内部滑动设有切割刀片,盲孔的左侧设有第一空腔,切割刀片背面固定设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无需工作人员将塑胶产品取出后将料斗切割掉,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提高了塑件注塑成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在模具内切除料头的塑胶注塑模。
背景技术
塑胶产品的成型过程是将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熔融后灌注到各种形状的模具内,再经过冷却固化最后形成成型产品的而过程。
目前在塑件注塑成型过程中会产生料头,一般去除料头的方式是将成型的塑胶产品取出后由工作人员手持切割刀将料头去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降低了塑件注塑成型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塑件注塑成型过程中会产生料头,一般去除料头的方式是将成型的塑胶产品取出后由工作人员手持切割刀将料头去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降低了塑件注塑成型的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在模具内切除料头的塑胶注塑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在模具内切除料头的塑胶注塑模,包括底板、顶板、下模、上模、模芯、浇注口和液压缸,所述下模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设有支撑杆,所述顶板固定设置在四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所述液压缸固定设置在顶板的下表面,所述上模固定设置在液压缸的移动端,所述浇注口设置在上模的顶部,所述上模的内部且位于浇注口的左侧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内部滑动设有切割刀片,所述盲孔的左侧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切割刀片背面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切割刀片的一端贯穿盲孔的孔底并延伸至第一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的右侧倾斜面与连接杆的左端相抵设置,所述锥形块的顶部竖直固定设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上端贯穿第一空腔的顶部并向上延伸,所述锥形块的底部固定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下端活动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与第一空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杆壁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均与第一空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侧均横向设有第二空腔,两个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均设有回弹机构。
优选的,所述回弹机构包括移动板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设置在移动板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空腔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移动板的下侧与连接杆的杆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竖直固定设有滑杆,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壁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通过滑孔与滑杆的杆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压杆的上端固定设有按压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连接杆的左端通过滚轮与锥形块的右侧倾斜面滚动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在模具内切除料头的塑胶注塑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在模具内切除料头的塑胶注塑模,通过设置在第一空腔内部的锥形块、按压杆、移动杆、套筒、固定板和第一弹簧以及设置在盲孔内部的切割刀片和连接杆,能够将浇注口内的料头切割掉,无需工作人员将塑胶产品取出后将料斗切割掉,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提高了塑件注塑成型的效率,当工作人员手部离开按压块时,此时受到第一弹簧给锥形块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便于工作人员再次按压切割料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宝田飞达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宝田飞达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8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