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0064.1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7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唐漫;李响;祖艺;孙晓;李英研;李璐;张新静;王伟;孙夏楠;梁悦竹;关雪;孙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1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动物 透析 探针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包括第一熔融毛细硅管、第二熔融毛细硅管、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微透析主体部分、中间连接部分、样品输出单元、进样单元;中空纤维素透析膜连接微透析主体部分一端,微透析主体部分另一端与中间连接部分一端相连,中间连接部分另一端分别与样品输出单元、进样单元相连;第一熔融毛细硅管穿行于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微透析主体部分、中间连接部分、样品输出单元内,第二熔融毛细硅管穿行于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微透析主体部分、中间连接部分、进样单元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过更换探针透析膜区域,反复使用;更换不同性质的透析膜来扩大可收集取样化合物的范围;可调整透析膜的长度,弥补检测器在灵敏度上的局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生物实验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
背景技术
微透析技术是动物研究中一种实用技术,它可以在活体清醒状态下连续收集样品,从而检测游离的小分子活性物质。其基本原理:将透析探针的有效膜区域植入到目标组织区域,微透析恒流灌注泵将等渗灌流液灌入到微透析探针,当灌流液流经探针透析膜时,组织内小分子活性物质基于被动扩散的原理,顺浓度梯度从膜外扩散入膜内,并随灌流液送出体外,根据检测样品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检测器,检测其中待测生物活性物质水平。
在微透析技术中,核心元素是微透析探针,是由透析膜、熔融毛细硅管、外套橡胶管、不锈钢金属套管、进液管和出液管组成。其回收率的高低,透析膜种类、长度的可调整性,对透析目标区域的组织损伤性等因素直接影响微透析实验结果。通常根据实验动物的种类、目标组织器官大小,确保组织器官功能完整为原则选择相应的探针种类和尺寸制作探针。目前,所使用的微透析探针是从市面上直接购买的商品微透析探针,商品微透析探针存在如下缺点:
1、商品微透析探针售价昂贵,且仅能使用1至2次,极大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2、商品微透析探针透析膜的孔径固定,只能透析相关分子量的化合物。
3、商品微透析探针有效透析面积固定,对检测设备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本实用新型从以上三个方面解决了商品探针的缺点,实现了:1、通过更换探针透析膜区域,反复使用;2、更换不同性质的透析膜来扩大可收集取样化合物的范围;3、可调整透析膜的长度,提升回收率,弥补检测器在灵敏度上的局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动物微透析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熔融毛细硅管、第二熔融毛细硅管、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微透析主体部分、中间连接部分、样品输出单元、进样单元;所述的中空纤维素透析膜连接于微透析主体部分一端,所述的微透析主体部分另一端与中间连接部分一端相连,所述的中间连接部分另一端分别与样品输出单元、进样单元相连;所述的第一熔融毛细硅管穿行于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微透析主体部分、中间连接部分、样品输出单元内,所述的第二熔融毛细硅管穿行于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微透析主体部分、中间连接部分、进样单元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熔融毛细硅管为25cm熔融毛细硅管,第二熔融毛细硅管为30cm熔融毛细硅管;位于所述的中空纤维素透析膜内一端的30cm熔融毛细硅管前端超出25cm短熔融毛细硅管前端2mm,在距离所述的30cm熔融毛细硅管约4cm-5cm处用胶水将两熔融毛细硅管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空纤维素透析膜的两端为开口,一端开口处通过0.2mm厚度的PC胶封口,中空纤维素透析膜通过另一端开口套接于两熔融毛细硅管的前部,且熔融毛细硅管的前端不触碰中空纤维素透析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未经中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0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