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差布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0259.6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9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莉;罗刘军;熊锦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薛建强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差布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差布水结构,包括地平面以及从地平面向下挖掘的基坑,所述基坑内设置有利用钢筋捆扎而成的缺少上盖的长方体池体,所述池体为小部分突出地平面的半地下池体,所述池体与地平面的一交界处外侧设有利用钢筋捆扎而成的小部分突出地平面的进水槽,上述交界处内侧设有利用钢筋捆扎而成的小部分突出地平面的布水槽,所述进水槽和布水槽之间的墙体设有进水孔,所述布水槽底部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连接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连接有若干支管。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压差布水结构通过设立进水槽和布水槽,让水通过布水槽内限定的走向进行整个池体内部的布水,让池体内部各点都有均匀的布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差布水结构。
背景技术
布水就是在一定的工作面积上按一定规律布置水量,最常见的是在工作面上均匀布水。传统的布水方式主要有三种:(1)通过一根主管伸入到池体内部,在罐体底部各个点设置出水口的布水,设完布水点后,无其他设置;(2)通过一根主管引出数根支管,支管再在罐体底部设置出水口的布水,设完布水点后,无其他设置;(3)针对部分地下池体,使用水泵提升进行布水。
然而,上述传统的布水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直接使用一支主管进入池体内部后,会导致池体内部由于水压不同,靠近泵口侧水量大,远离泵口侧水量小,布水不均匀;(2)在主管上添加各个支管后,由于各个支管到主管的距离基本相等,所以,在罐体内部是均匀分布的,但是由于是竖直往上流动,所以导致混合并不是特别均匀;(3)对于部分地下池体,使用水泵提升进行布水会增加动力消耗,这种动力消耗不可避免,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作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添加动力消耗仅靠自身的压力差就可以完成池体内部布水的压差布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差布水结构,包括地平面以及从地平面向下挖掘的基坑,所述基坑内设置有利用钢筋捆扎而成的缺少上盖的长方体池体,所述池体为小部分突出地平面的半地下池体,所述池体与地平面的一交界处外侧设有利用钢筋捆扎而成的小部分突出地平面的进水槽,上述交界处内侧设有利用钢筋捆扎而成的小部分突出地平面的布水槽,所述进水槽和布水槽之间的墙体设有进水孔,所述布水槽底部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连接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连接有若干支管。
其中,所述布水槽的宽度与池体一侧的宽度相等,所述进水槽的宽度与布水槽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所述布水管上端通过单边法兰与布水槽底部的出水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压差布水结构通过设立进水槽和布水槽,让水通过布水槽内限定的走向进行整个池体内部的布水,让池体内部各点都有均匀的布水。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该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槽、2-布水槽、3-池体、4-地平面、5-布水管、6-基坑、21-出水孔、31-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02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自启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运动件转轴防脱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