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钐钴永磁体制备的多室真空连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5565.9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6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斌;董建宏;马汉云;段文宽;杨建川;于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宁港永磁材料有限公司;沈阳恒进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 | 分类号: | B22F3/10;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吴忠杰 |
地址: | 315105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永磁体 制备 真空 连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钐钴永磁体制备的多室真空连续炉,属于稀土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多级炉体,其包括依次连接的预热室、加热室以及冷却室;传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多级炉体内,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工件传递至所述预热室、所述加热室以及所述冷却室内;真空系统,其设置在所述多级炉体内用于形成真空环境;冷却系统,其设置在所述冷却室内用于使工件冷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集预热、烧结、冷却处理于一身,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能实现稀土永磁材料特别是钐钴永磁体的连续烧结处理,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稀土制备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钐钴永磁体制备的多室真空连续炉。
背景技术
钐钴永磁体的生产制备流程一般分为熔炼→制粉→成型→烧结→时效→机加工→(表面处理)→包装→磁材成品。随着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高速列车、智能机械及各类传感器的快速发展,对于产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钐钴永磁体的烧结处理基本都在真空条件下完成,这种条件下制备的材料无氧化,材料的性能得到大大的提高,对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极大的帮助。
真空烧结目前已成为磁性材料制备(特别是钐钴永磁体)的常规手段之一,磁性材料对真空度以及温度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为了防止磁性材料被氧化而降低产品性能,特别是永磁材料的产品性能要求极高,所有在生产过程中常使用真空设备进行产品制备。
钐钴永磁体的各项性能大多数是组织结构敏感参数,特别是矫顽力对显微结构十分敏感。烧结完的磁体在高温段需要快速冷却,以此来获得最佳的磁性能。现在的钐钴永磁体烧结大多数采用单室真空炉,在冷却工件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将加热室的发热体及保温层同时冷却下来,这样使得冷却速度慢,能源消耗大,对产品性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我国市面的真空炉大多为单室设备,对于产品类型多样,工艺参数种类繁多的小批量设备已经可以满足目前的产品生产需求。但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及市场的竞争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日益增加,现在越来越多的成品逐渐走向标准化和批量化,这就对真空烧结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考虑提高真空烧结过程中相关参数指标的同时,如何能够实现钐钴永磁体的连续烧结处理、缩短工艺时间提出了新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钐钴永磁体制备的多室真空连续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钐钴永磁体制备的多室真空连续炉,包括:
多级炉体,其包括依次连接的预热室、加热室以及冷却室;
传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多级炉体内,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工件传递至所述预热室、所述加热室以及所述冷却室内;
真空系统,其设置在所述多级炉体内用于形成真空环境;
冷却系统,其设置在所述冷却室内用于使工件冷却。
较佳的,所述真空系统为三级真空泵结构,并且所述真空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油扩散泵、罗茨真空泵以及机械泵,所述预热室、所述加热室以及所述冷却室内均设置有真空管路,所述真空管路上设置有真空阀门并且与所述油扩散泵连接。
较佳的,所述多级炉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轮组以及地面轨道,所述支撑轮组可移动的设置所述地面轨道上,所述地面轨道用于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支撑轮组的数量为三对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预热室、所述加热室以及所述冷却室的底部。
较佳的,所述加热室以及所述冷却室均为双层炉体结构,并且所述加热室以及所述冷却室均包括内室体以及外室体,所述内室体与外室体之间形成有水冷腔,所述外室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水冷腔连通的进水口。
较佳的,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石墨发热体、电极、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加热室内,所述石墨发热体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内,所述电极与所述石墨发热体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宁港永磁材料有限公司;沈阳恒进真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宁港永磁材料有限公司;沈阳恒进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55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