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胀缩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6470.9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2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宋强;郝刚;单以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H75/24 | 分类号: | B65H75/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周春丽 |
地址: | 2100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胀缩轴 | ||
一种自动胀缩轴,包括支撑套筒、驱动电机、转轴和固定设置在支撑套筒内且与转轴固定连接的若干胀缩模块,驱动电机、转轴和胀缩模块均设置在支撑套筒内,支撑套筒的外壁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与胀缩模块数量相等的若干组安装通孔单元,每组安装通孔单元均包括周向设置的若干安装通孔,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套筒内的一侧,转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胀缩模块均包括固定盘、左旋转盘、右旋转盘和滑块,左旋转盘和右旋转盘上分别均匀相对开设有与轴向通槽数量相等且倾斜设置的第一弧形槽孔和第二弧形槽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胀缩轴通过机电传动实现胀缩模块的胀缩,通过各胀缩模块分别和各安装通孔单元相配合,使得各胀缩模块胀缩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加工技术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胀缩轴。
背景技术
面材加工时,通常是先将卷芯管套装在卷取轴上,然后以不同胀紧方式及不同轴头结构的胀轴,夹持在收放卷设备的夹轴之间完成开卷和卷取。因此,胀缩轴是面材加工时一种常见的辅助工装。
根据胀缩驱动力的来源,常见的胀缩轴有气式胀缩轴和机械式胀缩轴两种。然而,常见的气式胀缩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压力气体波动的影响,导致气胀轴的工作不稳定,严重影响收放卷设备的正常使用。而常见的机械式胀缩轴一般均需要由人工操作夹紧,不利于实现卷芯管与胀缩轴之间安装的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胀缩轴,无需人工操作夹紧,通过机电传动实现胀缩,有效避免气式胀缩轴的不稳定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胀缩轴,包括支撑套筒、驱动电机、转轴和固定设置在支撑套筒内且与转轴固定连接的若干胀缩模块,驱动电机、转轴和胀缩模块均设置在支撑套筒内,
支撑套筒的外壁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与胀缩模块数量相等的若干组安装通孔单元,每组安装通孔单元均包括周向设置的若干安装通孔,
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套筒内的一侧,转轴的轴线与支撑套筒的轴线平行,且转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若干胀缩模块与若干组安装通孔单元分别一一对应设置,
胀缩模块均包括固定盘、左旋转盘、右旋转盘和滑块,
固定盘的外周壁与支撑套筒内壁固定连接,固定盘两端面均内凹开设一沉头孔,且固定盘内开设中心通孔,固定盘外壁周向设置若干个可与安装通孔单元中安装通孔一一相对的径向通孔,且在固定盘上相应开设有与每个径向通孔相连通的轴向通槽,左旋转盘和右旋转盘分别转动套设在固定盘两端的沉头孔内,且左旋转盘和右旋转盘与转轴固定连接,左旋转盘和右旋转盘上分别均匀相对开设有与轴向通槽数量相等且倾斜设置的第一弧形槽孔和第二弧形槽孔,每个径向通孔内均设置一滑块,滑块包括滑动设置在径向通孔内的活动块和相对固定设置在活动块两侧的两导向轴,活动块可通过径向通孔和相应的安装通孔单元伸出支撑套筒,且两导向轴分别卡设在相对的第一弧形槽孔和第二弧形槽孔内并可在相应的轴向通槽内移动。
进一步地,支撑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端盖和轴头,支撑端盖与支撑套筒螺纹连接,驱动电机与支撑端盖固定连接,轴头位于支撑端盖的外侧且与支撑套筒内壁固定连接。
设置支撑端盖,驱动电机与其中一个支撑端盖固定连接,转轴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端盖之间;设置轴头连接收放卷设备。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外接插头,外接插头固定设置在轴头的中心孔内,且外接插头与驱动电机电连接。
设置外接插头实现给驱动电机供电。
进一步地,支撑套筒的外壁上沿支撑套筒轴线方向设置标尺。
设置标尺,在套装入卷芯筒后,可以根据标尺方便调整卷芯筒在支撑套筒上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6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电子信息投影仪调整架
- 下一篇:一种井盖监测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