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砂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6769.4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0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韩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一蒙砂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7/10 | 分类号: | B24D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砂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砂轮;散热砂轮与冷却液泵相连通,以使冷却液泵为散热砂轮注入冷却液,散热砂轮包括:砂轮主体、转轴、第一出液孔、第一冷却液管、第二出液孔、第二冷却液管、凹槽和开口槽;砂轮主体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中心孔;转轴穿过中心孔中,且转轴的一端与冷却液泵相连通;四个第一出液孔设置在转轴上;第一冷却液管呈环形,第一冷却液管与砂轮主体的上表面相贴合;至少四个第二出液孔均匀设置在第一冷却液管上;四个第二冷却液管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液管相连通,四个第二冷却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一出液孔相连通;至少一个凹槽设置在砂轮主体的周向;至少四个开口槽沿砂轮主体的径向均匀发散设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砂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砂轮使用时会因高速摩擦产生高温,常次以往会降低砂轮的使用寿命。通常需要从外部加入冷却液来降温。但是从外部加冷却液的操作方式并不方便且冷却通常不均匀,反而会因为冷热受热不匀对砂轮产生损害,从而使其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砂轮。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砂轮,散热砂轮与冷却液泵相连通,以使冷却液泵为散热砂轮注入冷却液,散热砂轮包括:砂轮主体、转轴、第一出液孔、第一冷却液管、第二出液孔、第二冷却液管、凹槽和开口槽;砂轮主体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中心孔;转轴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转轴穿过中心孔中,且转轴的一端与冷却液泵相连通;四个第一出液孔设置在转轴上;第一冷却液管呈环形,第一冷却液管与砂轮主体的上表面相贴合;至少四个第二出液孔均匀设置在第一冷却液管上;四个第二冷却液管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液管相连通,四个第二冷却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一出液孔相连通;至少一个凹槽设置在砂轮主体的周向;至少四个开口槽沿砂轮主体的径向均匀发散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砂轮主体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中心孔,将转轴穿过中心孔,并将转轴的一端与冷却液泵相连通,且由于转轴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因此实现了冷却液流入转轴内;其次,通过将四个第一出液孔设置在转轴上,以实现流入转轴内冷却液经第一出液孔流出;再次,通过将呈环形的第一冷却管与砂轮主体的上表面相贴合,将四个第二冷却液管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液管相连通,并将四个第二冷却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一出液孔相连通,以实现冷却液经第二冷却液管流入至第一冷却液管;再次,通过至少四个第二出液孔均匀设置在第一冷却液管上,以实现流入第一冷却液管内的冷却液经至少四个第二出液孔流出至散热砂轮打磨工件的位置,从而实现冷却液对散热砂轮进行冷却;再次,通过将至少一个凹槽设置在第二砂轮体的周向,以实现当第二砂轮体与待磨部件磨削所产生的铁屑经凹槽排出,以提高产品的排屑效果;再次,通过将至少四个开口槽沿第二砂轮体的径向均匀发散设置在第二砂轮体的表面上,以实现对第二砂轮体的散热。采用此种结构,结构简单,实现了在使用散热砂轮时随时用冷却液进行冷却;同时,通过将至少四个第二出液孔均匀设置在第一冷却管上,以实现将冷却液均匀流至散热砂轮表面上,从而使散热砂轮均匀降温,以避免因散热砂轮表面冷热不均导致应力变化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散热砂轮的质量。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散热砂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开口槽的宽度沿砂轮主体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变宽。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砂轮主体的外缘与待磨部件相接触,因此磨削时产生的热量集中在砂轮主体的外缘,因此将开口槽的宽度沿砂轮主体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变宽,可利于热量的散失,从而提高了砂轮主体的散热速度,从而避免因高散热磨砂轮的表面温度过高,进而提升了高散热磨砂轮磨削部件的稳定性,提升产品的质量,并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开口槽的个数为3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一蒙砂轮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一蒙砂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6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钢管的直管导向模具
- 下一篇: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