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8K超清显示用高亮顶部光导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7064.4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3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崇彬;丁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高美福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用高亮 顶部 导光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8K超清显示用高亮顶部光导光板,所述的导光板由薄型化光学级PMMA和薄型化光学级PC材料组合而成,所述的薄型化光学级PMMA设于薄型化光学级PC的正上方,两者通过共挤而成,相互间紧密贴合;所述的导光板的顶部设有顶部网点单元、底部设有底部网点单元;所述的导光板的表面分为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顶部侧面和底部侧面;所述的顶部网点单元即设置于导光板的顶部侧面上,底部网点单元即设置于导光板的底部侧面上。本实用新型顶部光导光板,能很好的满足8K超清显示背光的需求,成本低、电耗能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8K超清显示用高亮顶部光导光板。
背景技术
显示行业多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产品技术也同样日新月异迭代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需求。目前中大型液晶显示终端每年全球销量稳定在2亿台以上,在市场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国内外10.5代线的陆续量产,也促使大屏幕显示,高清显示为市场发展方向。随着5G网络的逐步普及,高清信号的传输问题得到解决,日韩传统显示一线厂商已经早早布局好超清显示领域,并陆续推出超清显示终端,国内的京东方等一线大厂也陆续发布了相关新品,8k超清显示终端目前作为显示行业最高端的产品,但对应的价格也是一般消费者所无法接受的,因为新技术推出都是以较高成本的软硬件配套来实现,但是往往随着产品的技术更新使成本不断下降才能推动终端的消费市场接纳。
超清显示屏核心是提升像素点密度,在实现8K显示时,随着像素数量增加,像素尺寸将会变小。由于像素点尺寸限制,LCD面板的透光率将急速减少,基本只有原来一半的透过率。所以只能依赖增加背光源亮度确保显示性能,目前均采用密布LED颗粒作为直下式背光源来实现,这会导致背光源的成本及耗电量急速增加,虽然显示效果有了质的提升但带来了高能耗的弊端,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政策。另外传统ELED光源虽然是节能环保的均匀光源但是受制约于传统的制作工艺及使用环境而无法提供高亮度的背光源给8K显示使用,这也正是阻碍8K显示顺利发展的一大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8K超清显示用高亮顶部光导光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8K超清显示用高亮顶部光导光板,所述的导光板由薄型化光学级PMMA和薄型化光学级PC材料组合而成,所述的薄型化光学级PMMA设于薄型化光学级PC的正上方,两者通过共挤而成,相互间紧密贴合;所述的导光板的顶部设有顶部网点单元、底部设有底部网点单元;所述的导光板的表面分为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顶部侧面和底部侧面;所述的顶部网点单元即设置于导光板的顶部侧面上,底部网点单元即设置于导光板的底部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薄型化光学级PMMA的用量重量百分比小于薄型化光学级PC的用量重量百分比。
进一步的,所述的薄型化光学级PMMA的用量重量百分比与薄型化光学级PC的用量重量百分比的比值为1:19~21。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光板的左侧面为入光面,所述的入光面与LED光源无间隙接触贴合;所述的LED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左侧,所述LED光源的左侧还设有PCBA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光板的前侧面、后侧面和右侧面上均粘贴有表面为银色的非镜面反射胶带。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部网点单元疏于底部网点单元;所述的顶部网点单元和底部网点单元上的网点均采用纳米微复制技术进行百分百结构转写,采用上下模具同时加热的方式进行双面转写;所述的顶部网点单元和底部网点单元上的网点均呈相同体积下按照密度散布,来提升网点物理转写率和增加反射单元面积;所述的顶部网点单元和底部网点单元上的网点的结构均是底部为火山口形式的环形状,所述的顶部网点单元的网点中间为带凸点的环形结构,所述的凸点高度为2~3微米;所述的顶部网点单元的网点直径为40~50微米、底部网点单元的网点直径为50~6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高美福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高美福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7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添加剂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 下一篇:改进型治疗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