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追溯的纱管、纱管追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7641.X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1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鑫纺织器材厂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5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熊传亚 |
地址: | 2018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追溯 纱管追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追溯的纱管、纱管追朔系统,纱管包括纱管本体,所述纱管本体内侧开设安装卡槽,安装卡槽内安装一RFID芯片,胶水层覆盖在RFID芯片上方将RFID芯片固定于所述安装卡槽内,胶水层覆盖在RFID芯片上时,纱管本体的内壁厚度一致。系统包括可追溯的纱管、用于读写RFID芯片内容的射频读写模块、控制终端,所述射频读写模块与所述控制终端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用于获取射频读写模块读取的RFID芯片中的内容以及输入射频读写模块写入RFID芯片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的可追朔的纱管,通过在纱管内侧开设安装卡槽,RFID芯片通过胶水层封装在安装卡槽内部,同时保证纱管本体的内壁厚度一致,不影响纱管的外部结构,不影响纱线的成形和纱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追溯的纱管、纱管追朔系统。
背景技术
在纺织生产过程中,纺织机器需要使用数百万只纱管,仅仅用颜色和外观来区分数量如此庞大的纱管是非常困难的,一旦纱管上的纱线出现了质量问题,就需要逐台检查相关的纺织机器来排查故障原因,如此一来耗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条形码粘贴到纱管的外壁上,纱管转动过程中条形码容易被遮住,影响读取信息。直接将标签粘贴在纱管上,电子标签的厚度会影响纱管的外型结构,进而影响纱线的成形和减少纱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追溯的纱管、纱管追朔系统,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纱管信息管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追溯的纱管,包括纱管本体,所述纱管本体内侧开设安装卡槽,所述安装卡槽内安装一RFID芯片,胶水层覆盖在RFID芯片上方将RFID芯片固定于所述安装卡槽内,所述胶水层覆盖在RFID芯片上时,纱管本体的内壁厚度一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RFID芯片包括电子标签层和隔绝层,所述电子标签层包括天线及芯片,所述芯片和天线电连接,所述隔绝层设置在所述电子标签层的下方,且所述电子标签层与隔绝层部分相互重叠,电子标签层的芯片设置在电子标签层与隔绝层相互重叠部分之外。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绝层为导电石墨层或金属薄膜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绝层为铝箔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纱管追朔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可追溯的纱管、用于读写RFID芯片内容的射频读写模块、控制终端,所述射频读写模块与所述控制终端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用于获取射频读写模块读取的RFID芯片中的内容以及输入射频读写模块写入RFID芯片的内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射频读写模块通过导线或无线传输单元和所述控制终端信号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为2G/3G/4G/5G传输单元或WiFi单元。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终端为移动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射频读写模块包括手持射频扫描仪以及设置在厂房出入口处的射频扫描仪。
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的可追朔的纱管,通过在纱管内侧开设安装卡槽,RFID芯片通过胶水层封装在安装卡槽内部,同时保证纱管本体的内壁厚度一致,不影响纱管的外部结构,不影响纱线的成形和纱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的纱管追朔系统,利用RFID技术实现追踪纱管的生产轨迹,简化故障排除的流程,提高了企业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鑫纺织器材厂,未经上海东鑫纺织器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76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散热电气柜
- 下一篇:一种低功耗智能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