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流分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8073.5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3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承庆;王庆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B01D5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流 分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导流分配结构,包括:入口管,所述入口管连通于分离器的物料入口;滞留部,所述滞留部包括加长管和管帽,所述加长管的一端与所述入口管连通,所述管帽封堵所述加长管的另一端,所述加长管和所述管帽形成的半封闭空腔用于使通入的物料发生滞留;出口管,所述出口管的一端为物料出口,另一端与所述入口管和所述加长管连通,所述出口管位于所述入口管和所述滞留部之间。通过上述结构,管帽和加长管形成了半密闭空腔,物料流经半密闭空腔时形成滞留区,物料中的固体颗粒与滞留区流体物料间存在有流体粘性的作用而减速,从而减小了物料对该导流分配结构的磨蚀,提高了该导流分配结构的耐磨蚀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流分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对能源清洁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煤炭液化技术已成为当前煤炭化工的发展热点。在煤炭液化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分离器对煤炭液化反应的流出物进行气固、气液分离。为了实现煤炭液化反应流出物的气固、气液分离,分离器一般会在物料入口设置物料导流分配结构,引导物料流动并转向,使物料能够沿分离器的器壁流动并减速。
由于煤炭液化反应的流出物中含有催化剂颗粒、未转化的煤粉及灰分等固体杂质,煤炭液化反应的流出物对导流分配结构的磨蚀严重,尤其是导流分配结构中引导物料流动转向的转弯处受到的磨蚀非常严重,容易造成导流分配结构的失效,影响分离器的分离效果,破坏分离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分配结构,该导流分配结构具有较强的耐磨蚀能力,以解决现有导流分配结构磨蚀严重,易失效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流分配结构,包括:
入口管,所述入口管连通于分离器的物料入口;
滞留部,所述滞留部包括加长管和管帽,所述加长管的一端与所述入口管连通,所述管帽封堵所述加长管的另一端,所述加长管和所述管帽形成的半封闭空腔用于使通入的物料发生滞留;
出口管,所述出口管的一端为物料出口,另一端与所述入口管和所述加长管连通,所述出口管位于所述入口管和所述滞留部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加长管的长度设置为所述入口管直径的50%-200%。
作为优选,所述出口管与所述入口管和所述加长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圆角。
作为优选,所述圆角的半径设置为10mm-200mm。
作为优选,所述出口管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入口管的轴线和所述分离器器壁内侧面的交点处的切线。
作为优选,所述出口管的轴线水平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加长管的轴线与所述入口管的轴线重合,且所述加长管与所述入口管的直径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管帽为凸形管帽。
作为优选,所述入口管、所述出口管和所述加长管的管厚相等,所述管厚设置为6mm-20mm。
作为优选,所述出口管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出口管的轴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分配结构,通过设置一端与入口管和出口管连通的加长管,并利用管帽将加长管的另一端封堵形成半密闭空腔,使得物料流经半密闭空腔时形成滞留区,物料中的固体颗粒进入滞留区时,由于与滞留区物料中的流体之间存在有流体粘性,进而被减速,从而减小了物料对该导流分配结构的磨蚀,提高了该导流分配结构的耐磨蚀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有利于保持分离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80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穿戴手环
- 下一篇:一种试管晾晒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