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8575.8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5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峰;王国文;徐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巨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何星民 |
地址: | 226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水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曝气机构与空气接触不充分导致曝气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处理池和用于输送黑臭水体的水泵,所述处理池内竖直设置有若干出水管,若干所述抽水泵通过管道连接于水泵,通过水泵将黑臭水体经出水管喷向高处,使得黑臭水体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进行曝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
背景技术
曝气是使空气在液体或物质中循环通过,使空气与液体或物质混合、或使空气溶解与液体或物质的处理过程。液体曝气可运用在多种场合,如废水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液体中的细菌培养等等。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6298435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曝气池,包括池体和曝气管,曝气管上开设有进气口和若干出气孔,氧气经进气口进入曝气管内后经出气孔进入池体内与池体内的液体接触。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氧气从出气孔排出,形成气泡,但是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速度相当缓慢,不能与液体充分混合,严重影响了曝气效率,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其具有使水体与空气充分混合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包括处理池和用于输送黑臭水体的水泵,所述处理池内竖直设置有若干出水管,若干所述出水管通过管道连接于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泵将黑臭水体经出水管喷向高处,使得黑臭水体与空气充分接触,然后落入处理池内,从而对黑臭水体进行曝气,黑臭水体与空气接触充分,接触面积大,曝气效果较好。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出水管的高度均大于处理池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处理池内积满水体时,出水管的上端处于水面之上,从而防止处理池内水体回流而影响出水管的顺利出水。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出水管的管口处均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包括与出水管相连的圆管部和与圆管部一体成型的内凹部,所述内凹部的内径沿其两端向中间段依次递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体从出水管流出,首先经过圆管部,然后经过内凹部,经内凹部有效增加水体的压强,从而使得水体喷出后的高度更高,进一步提高水体喷出后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还包括扁平部,所述扁平部的截面为梯形,所述扁平部上开设有用于出水的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体经内凹部进入扁平部,然后从扁平部上的长孔呈扇形喷出,进一步增加喷出的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螺纹连接于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喷嘴拆卸下来,以对出水管和喷嘴进行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池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装黑臭水体的原液池,所述原液池与处理池同轴,所述原液池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处理池的若干立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出的水体下落到处理池内,当处理池内水体充满时,从处理池的池口溢出,呈水幕状流到下方的原液池内,再次经水泵输送到出水管内,从而形成循环曝气,提高曝气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池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溢流孔,且所述溢流孔位于处理池的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池内的水体可沿溢流孔流出,落至下方的原液池内,从而通过溢流孔对处理池内水进一步进行排放,提高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原液池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巨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巨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8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器开关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现浇筑混凝土楼板钢筋绑扎支撑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