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气液分离器的制冷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9012.0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4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新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明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3/00;F25B41/06;F25B4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31245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气液 分离器 制冷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气液分离器的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设有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进气管、排气管、储液罐和排液管,壳体内分别设有分离罩、坡顶板、导流斜板、集液斗和导流管,集液斗连接导流斜板,导流管连通集液斗与储液罐,分离罩设于坡顶板上,坡顶板上环绕分布有条形槽,分离罩的顶面和侧面均设有通气孔,壳体内转动连接有折流板,折流板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吸附凸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稳定,通过加装气液分离器,将从蒸发器出来的未蒸发完成的制冷剂液体与气体分离,从而避免压缩机吸入制冷剂液体引起液击导致阀片断裂、纸垫破损等故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带气液分离器的制冷机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制冷系统中,采用热氟融霜时容易在蒸发器内产生大量液态制冷剂,这些液态制冷剂如直接进入压缩机吸气侧容易产生液击现象,当较多液态制冷剂随吸气以较高速度进入压缩机气缸时,由于液体的冲击和不可压缩,会引起吸气阀片过度弯曲或断裂;其次,气缸中未及时蒸发和排出的液体受到活塞压缩时,瞬间内出现的巨大压力并造成受力件的变形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带气液分离器的制冷机组,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通过加装气液分离器,将从蒸发器出来的未蒸发完成的制冷剂液体与气体分离,从而避免压缩机吸入制冷剂液体引起液击导致阀片断裂、纸垫破损等故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带气液分离器的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和蒸发器,膨胀阀连接干燥过滤器与蒸发器,冷凝器连接压缩机与干燥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设有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进气管、排气管、储液罐和排液管,进气管设于壳体的中部,排气管设于壳体的顶部,储液罐设于壳体的底部,排液管设于储液罐的底部,壳体内分别设有分离罩、坡顶板、导流斜板、集液斗和导流管,集液斗连接导流斜板,导流管连通集液斗与储液罐,分离罩设于坡顶板上,坡顶板上环绕分布有条形槽,分离罩的顶面和侧面均设有通气孔,壳体内转动连接有折流板,折流板位于分离罩的上方,折流板等距分布,折流板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吸附凸起;该制冷机组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通过加装气液分离器,将从蒸发器出来的未蒸发完成的制冷剂液体与气体分离,从而避免压缩机吸入制冷剂液体引起液击导致阀片断裂、纸垫破损等故障。
进一步,壳体内设有集气罩,排气管连通集气罩,集气罩起到聚气作用,有效引导分离后的制冷器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
进一步,壳体内设有丝网捕雾器,丝网捕雾器位于集气罩与折流板之间,丝网捕雾器能够吸附制冷剂中的细小液滴,使其无法随着气体继续上升,细小液滴最终聚结成大液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跌落,实现气液分离。
进一步,壳体的内壁与导流斜板之间设有斜支撑杆,斜支撑杆的设置增强了导流斜板安装后的稳定性,通过斜支撑杆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导流斜板长期受压也不容易发生松动。
进一步,储液罐的侧面设有液位镜,液位镜的设置方便人观察储液罐内的液体堆积量,以便及时排污。
进一步,冷凝器上设有安全阀,冷凝器属于压力容器,一旦制冷机组处于非正常的工作环境下时,安全阀可以自动泄压,以防止高压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进一步,壳体的顶部设有压力表,当压力达到设定值后,就打开排气管,防止壳体内部压力过大,从而保护了气液分离器,提高了安全性,增加了气液分离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明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明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9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