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氢增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0520.0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8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彭宇杰;张煜凯;张旭烈;夏存强;孙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耐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2 | 分类号: | F17C5/02;F17C13/00;F17C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柏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氢 增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氢增压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底座和顶壁,顶壁的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有挂钩,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管道固定板,管道固定板上设置有电机固定板,电机固定板小于管道固定板;电机固定板上并列设置有两套氢气增压装置,每套氢气增压装置包括电机,电机分别通过皮带箱内的皮带与减速机转动配合,减速机通过连杆连接泵头,泵头连接有进液管道、出液管道和出气管道。本实用新型的液氢增压装置,其效率高,耗能低;泵头使用年限长,年限到达之后可以直接更换泵头,降低成本;两套氢气增压装置一备一用或者同时使用,操作灵活,使用方便;出气管道中存在部分液体回流至进液管,气体顺畅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氢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氢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氢气在液体状态时,不能够被使用,城市加氢站的过程实际上是把氢气加压到70Mpa,增加氢气储存的密度增加加氢量的,液态氢压力非常低,一般常规的为1.6mpa左右,要通过本装置进行机械式增压。
现在加氢站的过程一般是制氢方式为氧化铝反应、电解铝、氨水制氢,需要收集,分数管道,压力都是比较低的,如果进行到增压环节,那么能耗比较大,易损件比较多,不利于规模拓展;现有液氢增压设备的泵头易损坏,成本高;且液氢增压设备工作时,每立方氢能增压耗电量不低于1.2元,耗能高,效率低。出气管中的液体也随之排出,造成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氢增压装置,其效率高,耗能低;泵头使用年限长,年限到达之后可以直接更换泵头,降低成本;两套氢气增压装置一备一用或者同时使用,操作灵活,使用方便;出气管道中存在部分液体回流至进液管,气体顺畅排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氢增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座和顶壁,所述顶壁的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有挂钩,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管道固定板,所述管道固定板上设置有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小于管道固定板;
所述电机固定板上并列设置有两套氢气增压装置,每套氢气增压装置包括电机,电机分别通过皮带箱内的皮带与减速机转动配合,所述减速机通过连杆连接泵头,所述泵头连接有进液管道、出液管道和出气管道;
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泵头包括第一泵头和第二泵头,所述减速机上连接有并列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第一泵头,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第二泵头;
所述进液管道包括一段进液管道、二段进液管道和三段进液管道,所述一段进液管道为L型管道,所述二段进液管道为L型管道,所述三段进液管道为直管;所述第一泵头和第二泵头分别连接有一段进液管道,第一泵头和第二泵头分别连接的一段进液管道共同连接在二段进液管道上,两套氢气增压装置的二段进液管道共同连接在三段进液管道上。
优选的,所述三段进液管道上还设置有T型过滤器,所述T型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100目。
进一步地,每套氢气增压装置的第一泵头和第二泵头分别通过出液管道连通汇流管,其中一套氢气增压装置的汇流管通过导流管连通另一套氢气增压装置的汇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汇流管连接处的高度低于出液管道与汇流管连接处的高度;
所述导流管通过四通管连接有第一出液支管,所述第一出液支管上方平行设置有第二出液支管,所述第一出液支管和第二出液支管之间连接有两根并列设置的出液导管,两根两列设置的出液导管上均设置有出液导管低温截止阀,其中一根出液导管与第二出液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出液导管低温安全阀;
所述四通管上与第一出液支管位置相对应的管口处设置有管堵头。
进一步地,所述管堵头为变丝堵头,所述管堵头的螺距为1~2mm,所述管堵头带螺纹的部位的锥度为1~2°,所述管堵头带螺纹的部位长度是管堵头总长度的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耐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耐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0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