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周身去鳞杀鱼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1876.6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9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马骥;刘士安;黄恩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骥 |
主分类号: | A22C25/02 | 分类号: | A22C25/02;A22C25/08;A22C25/14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樊羿;张晓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周身 去鳞杀鱼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周身去鳞杀鱼机,旨在解决现有的杀鱼机结构复杂,不能干净的去除腹背鱼鳞的技术问题;它包括整体框架、驱动机构、夹持输送机构、去鳞装置和破肚机构,去鳞装置包括侧身去鳞机构和腹背去鳞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主电机、腹背去鳞电机和破肚电机,主电机通过连接传动组件驱动侧身去鳞机构和夹持输送机构,夹持输送机构包括异型输送链条、输送链轮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张紧转轮,异型输送链条一端安装在输送链轮上,并围绕在张紧转轮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张紧转轮使得链条时刻被张紧,使得鱼在运送过程中时刻处于被夹紧状态,保证了传送效率,去鳞装置保证了鱼全身的鳞片能够被干净的去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周身去鳞杀鱼机。
背景技术
杀鱼机械在生产及加工鱼的过程中的应用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而且技术也日渐成熟,其实际使用效果和经济指标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其推广的普及程度难以令人满意。因而目前对于鱼产品的加工还是以手工去鳞、切除为主,原因在于目前自动化的杀鱼机械中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比如其复杂的机械结构和严重的效率损失及其使用中存在操作不便的痛点,而且腹背鱼鳞不能被干净的去除,而人工方法则具有工作效率低,切割质量差和劳动强度高等缺点。
若要用机器实现去鳞、杀鱼的一体化、自动化,将多道处理工序合理连接并有序传送是关键。多道工序应保证有无缝对接及协同的传送速率,才能提高效率。在生产实践中,人们还要求杀鱼机器应该能自动适应不同个体大小的鱼,避免鱼体传送的脱节或阻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式周身去鳞杀鱼机,以解决现有的杀鱼机结构复杂,不能干净的去除腹背鱼鳞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一体式周身去鳞杀鱼机,包括整体框架、驱动机构、夹持输送机构、侧身去鳞机构和破肚机构,所述整体框架上设置有对应的进鱼斗和出鱼斗,在所述侧身去鳞机构的前方或后方还设置有对应的腹背去鳞机构,所述腹背去鳞机构包括上下平行对应设置的两组去鳞器,所述去鳞器包括轴向滑动安装于其对应传动轴上的其锥顶端相对的两个伞/锥状的去鳞滚刀/刷,在所述两去鳞滚刀/刷外侧安装有对应的弹性压紧件,以使两去鳞滚刀/刷之间形成契合鱼背或/和鱼肚形状的可变间隙。
优选的,所述夹持输送机构包括异型输送链条、输送链轮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至少一组侧身去鳞夹持装置、至少一组腹背去鳞夹持装置、至少一组运输夹持装置。
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平行设置的张紧转轮和设置在张紧转轮端头的张紧弹簧,所述张紧转轮中心设置有张紧转轴;所述异型输送链条一端安装在输送链轮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侧身去鳞夹持装置的张紧转轮上,并围绕在所述腹背去鳞加持装置和运输夹持装置的张紧转轮上。
优选的,所述侧身去鳞夹持装置位于侧身去鳞机构的后边,所述每组侧身去鳞夹持装置包括左右平行设置的两个张紧转轮,所述两个张紧转轴的首端之间和末端之间均通过张紧弹簧连接,所述张紧转轴两端通过铰链与整体框架的支撑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腹背去鳞夹持装置位于侧身去鳞加持装置与腹背去鳞机构之间,所述每组腹背夹持装置包括内侧张紧转轮组与外侧张紧转轮组,所述内侧张紧转轮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内侧张紧转轮,所述外侧张紧转轮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内侧张紧转轮组左右两侧的外侧张紧转轮,所述内侧张紧轮组与外侧张紧轮组均通过对应的腹背去鳞张紧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整体框架上。内外两组的夹持转轮组,使得夹持力更大,在进行腹背去鳞的时候,能够去鳞更加彻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骥,未经马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18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