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型防撞缓冲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2069.6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1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兵;可杰;钱军;赵永超;向峰;常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威而多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38;B60R19/18;E01F9/608;E01F9/615;E01F9/662;H04N7/1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缓冲 | ||
一种轻型防撞缓冲车,包括承载卡车、副车架总成、翻转驱动机构、灯架总成和缓冲块总成,灯架总成垂直设置在承载卡车的车厢最后侧,缓冲块总成位于灯架总成后侧,灯架总成下端固定连接在副车架总成上,缓冲块总底部前侧和翻转驱动机构的前端均铰接在副车架总成后端部,翻转驱动机构的后端铰接在缓冲块总成底部后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占地空间小,可吸收因车辆碰撞产生的力,从而更好保护施工人员,特别对于在城市道路作业环境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安全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型防撞缓冲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14万公里,公路总里程突破500万公里,道路交通施工及路面养护作业越来越多,川流不息的车流给道路养护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据美国科罗拉多州统计,在2000年至2014年间,一共记录了21898起发生在道路交通施工人员身上的车祸,造成了171例伤亡。而在整个美国范围内,类似的事故每5分钟就会发生一起,每天造成70人受伤。与美国相比,由于我国的国情现状,很多施工现场仅依靠放置防撞锥、警示牌或人工挥旗的方式,提醒引导车辆避让,给路面施工人员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防撞缓冲车是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 高架路、立交桥等其它道路上的移动检修作业、临时性道路施工以及交通事故处理抢险现场中,目的在于保护施工或抢险现场人员、施工设备免受周围交通危险,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肇事车辆的人员伤亡的程度。但是城市街区道路情况复杂,对防撞缓冲设备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型复杂设备无法在市内街区道路上有效的完成作业,存在很大的使用局限性。
因此,开发一种体积小、轻便、操作简单,能够减少或减轻交通事故发生的防撞缓冲设备已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布置紧凑、体积小、轻便、操作简单、能够减少或减轻交通事故发生的轻型防撞缓冲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型防撞缓冲车,包括承载卡车、副车架总成、翻转驱动机构、灯架总成和缓冲块总成,灯架总成垂直设置在承载卡车的车厢最后侧,缓冲块总成位于灯架总成后侧,灯架总成下端固定连接在副车架总成上,缓冲块总底部前侧和翻转驱动机构的前端均铰接在副车架总成后端部, 翻转驱动机构的后端铰接在缓冲块总成底部后侧。
缓冲块总成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左侧之间以及右侧之间均通过弧形管连接为一体,左侧的弧形管向左凸出,右侧的弧形管向右凸出,上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下框架顶部设置有第三缓冲块,第二缓冲块和第三缓冲块之间具有缓冲空间,副车架总成后端上部固定设有连接架,下框架底部前侧铰接在连接架后端上部,下框架底部后侧固定设有驱动架,翻转驱动机构的后端与驱动架下部铰接。
翻转驱动机构包括左右并排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前端铰接在连接架的后侧下部,液压缸的缸体与连接架之间的铰接点位于下框架与连接架之间的铰接点的前下方,液压缸的推拉杆后端铰接在驱动架下部,连接架上设置有挡块,挡块的后侧面为沿左右方向的垂直面;当液压缸的推拉杆伸长,通过驱动架带动缓冲块总成向前向上转动到垂直状态,即下框架的前侧与挡块接触时液压缸关闭。
灯架总成包括沿左右方向垂直设置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沿对角线设置有两根加强杆,矩形框架和加强杆的后侧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导向灯,矩形框架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监控后方的摄像头,两根加强杆下部与矩形框架底部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空间内设置有备胎固定架,矩形框架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警示灯。
第一缓冲块的顶部前侧设置有尾灯,上框架的左侧和右侧的前部分别设置有后组合灯,弧形管中部向外凸出的部分设置有侧标志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威而多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威而多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20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气均匀分布的吸附塔进气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支撑装置及自拍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