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广域光学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2325.1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2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高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比希光学(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15 | 分类号: | G02B1/115 |
代理公司: | 11255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洪波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波长 本实用新型 光学薄膜 鬼影现象 第三层 第一层 广域 膜层 薄膜 成像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广域光学薄膜,包括:在玻璃上依次镀有4层不同材料的膜层,其中,第一层材料为H4,厚度为14.05‑17.05,监控波长为530nm;第二层材料为MGF2,厚度为59.11‑56.11nm,监控波长为530nm;第三层材料为H4,厚度为19.91‑16.91nm,监控波长为600nm;第四层材料为MGF2,厚度为132.92‑129.92nm,监控波长为410nm。本实用新型的薄膜很大程度上减弱了鬼影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成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广域光学薄膜。
背景技术
目前,光学薄膜广泛的应用于安防监控镜头,在现有技术中,该光学薄膜所能保证的仅是正常可见光范围的透过率,其波长范围为450~650nm,而对于一些特殊波长条件下(400~950nm)的可见光及近红外光,其透过率很低,质量很难以达到要求。
因此,需要一种对于可见光以及近红外光的透过率高的广域光学薄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广域光学薄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广域光学薄膜,包括:在玻璃上依次镀有4层不同材料的膜层,其中,第一层材料为H4,厚度为14.05-17.05,监控波长为530nm;第二层材料为MGF2,厚度为59.11-56.11nm,监控波长为530nm;第三层材料为H4,厚度为19.91-16.91nm,监控波长为600nm;第四层材料为MGF2,厚度为132.92-129.92nm,监控波长为410nm。
优选地,第一层材料的厚度为15.55nm。
优选地,第二层材料的厚度为57.61nm。
优选地,第三层材料的厚度为18.41nm。
优选地,第四层材料的厚度为131.42nm。
优选地,第二层材料为SIO2,厚度为39.08-36.08nm,监控波长为530nm。
优选地,第二层材料SIO2的厚度为37.58nm。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广域光学薄膜,通过设计不同的结构层,进而实现在可见光以及近红外光范围内的高透过率,从而减少能量损失,和现有的常规品相比较,广域光学薄膜带宽增大,镜头完成品性能较佳,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鬼影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成像质量,拓展了该光学薄膜在安全监测器材方面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广域光学薄膜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将光学薄膜镀于折射率为1.4的玻璃上的反射率曲线;
图3为将光学薄膜镀于折射率为1.6的玻璃上的反射率曲线;
图4为将光学薄膜镀于折射率为1.8的玻璃上的反射率曲线;
图5为将光学薄膜镀于折射率为1.9的玻璃上的反射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比希光学(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希比希光学(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2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面蒸发器的防气堵装置
- 下一篇:百叶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