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举升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4032.7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7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邱永宁;吴友义;李丹丹;兰根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13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举升油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举升油缸,包括端盖和安装在端盖上的缸筒,所述缸筒内设有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缸筒前端设有与活塞杆配合的导向套,所述缸筒和活塞杆之间连接有止动管,所述止动管包括底座以及套件,所述套件的外侧配合连接在缸筒的内壁上,所述底座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台阶,所述缸筒右端面与第一台阶接触,所述底座位于导向套的内侧并且与导向套接触。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举升油缸,能够有效防止活塞杆挠性引起的止动管刮伤缸筒现象的出现,避免止动管损坏油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举升油缸。
背景技术
举升缸是活塞式结构,通常是仅仅大腔加压,将油缸推出举升重物,然后依靠重力回程。由于依靠重力回程,小腔工作时并不主动加油压,而是依靠液压软管被动吸油,同时为了尽量避免回吸油量过大,这种举升油缸的活塞杆杆径与缸径通常相差不大。
传统的限位结构是使用止动管,并将止动管布置在活塞杆上。举升缸的缸径、杆径距离很近,举升缸举升中由于行程较长,受压挠性屈曲导致止动管刮伤缸筒内壁,进而整根油缸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举升油缸,能够有效防止活塞杆挠性引起的止动管刮伤缸筒现象的出现,避免止动管损坏油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举升油缸,包括端盖和安装在端盖上的缸筒,所述缸筒内设有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缸筒前端设有与活塞杆配合的导向套,所述缸筒和活塞杆之间连接有止动管,所述止动管包括底座以及套件,所述套件的外侧配合连接在缸筒的内壁上,所述底座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台阶,所述缸筒右端面与第一台阶接触,所述底座位于导向套的内侧并且与导向套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二台阶,所述活塞杆上设有滑动轴套,所述滑动轴套位于底座右端并且其部分与第二台阶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套件的前端设有用于过油的第三台阶,所述第三台阶和活塞杆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套上开设有辅助油口,所述止动管径向上开设有与辅助油口对应的通油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套件的前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用于吸油的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油槽的左端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右端的横截面为圆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上还套设有用于支撑止动管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贴设在止动管的左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缸筒的下端还设有吸油口,所述吸油口位于止动管的左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举升油缸,能够有效防止活塞杆挠性引起的止动管刮伤缸筒现象的出现,避免止动管损坏油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举升油缸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止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止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40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切机的纠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钓鱼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