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的模块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6549.X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6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龙;王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道(中国)电气有限公司;温州英铂瑞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模块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的模块化结构,包括塑壳断路器,其中,塑壳断路器包括底座、第一上盖、闸刀模块、断路器单元以及输出端模块,底座内设有容纳腔室,第一上盖与输出端模块顶端贴合与底座形成连接固定,容纳腔室上设有与断路器单元适配的凹槽,闸刀模块位于断路器单元的上方通过螺栓与断路器单元固定,输出端模块部分伸入至底座内与底座连接固定且与断路器单元呈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模块化设置、装配方便、装配效率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壳断路器都是零部件一个个安装,并非是模块化的,导致装配的效率过低,同时在装配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漏装或者装错,导致整体的装配的时间较长。而如果采用模块化的设置,势必使得整体的装配效率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断路器的模块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的模块化结构,包括塑壳断路器,其中,塑壳断路器包括底座、第一上盖、闸刀模块、断路器单元以及输出端模块,底座内设有容纳腔室,第一上盖与输出端模块顶端贴合与底座形成连接固定,容纳腔室上设有与断路器单元适配的凹槽,闸刀模块位于断路器单元的上方通过螺栓与断路器单元固定,输出端模块部分伸入至底座内与底座连接固定且与断路器单元呈电气连接。
采用模块化设置,使得每个模块或者单元均可通过独立装配制作,然后通过将所有的模块拼装即可实现整体的装配。采用此种设置,装配更加简单,同时装配的效率大大提高。
其中,输出端模块上设有固定孔,底座上设有固定柱,螺栓穿过固定孔以及固定柱,使得输出端模块与底座连接固定。
通过固定孔与固定柱的设置,再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使得整体固定更加牢固稳定。
其中,输出端模块的底部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底座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柱配合固定。
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柱的设置,使得安装更加精准,保证在装配过程中更加方便。
其中,输出端模块的底部上设有定位凸起,底座上设有定位导向凸起。
定位凸起与定位导向凸起的设置,进一步降低装配的难度。
其中,断路器单元上设有输入导电片,底座上设有输入端子,输入导电片从容纳腔室内伸出与输入端子连接。
通过输入导电片从容纳腔室内伸出至底座外,与输入端子电气连接,连接简单方便。
其中,断路器单元上设有第一导向面。
第一导向面的设置,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其中,底座上设有挡块,断路器单元一端与凹槽相抵,另一端与挡块相抵。
挡块的设置,保证断路器单元更好的固定在底座内,防止断路器单元从底座内脱落。
其中,底座上设有凸筋,断路器单元顶端上设有缺口,凸筋与缺口相抵。
凸筋与缺口的设置,使得断路器单元起到进一步固定。
其中,输出端模块上设有互感器以及输出导电片,断路器单元上设有输出端,底座上设有输出端子,输出导电片一端与输出端连接,输出导电片另一端穿过互感器与输出端子电气连接。
采用输出导电片的设置,使得连接更加方便,通过输出端模块与断路器单元形成连接,装配更加方便。
其中,输出导电片与输出端呈螺栓连接固定。
通过螺栓连接,使得连接强度更高,保证两者之间的电气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道(中国)电气有限公司;温州英铂瑞电气有限公司,未经盛道(中国)电气有限公司;温州英铂瑞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65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