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振电池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7790.4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6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毛霏;卜芳;吴小娟;祝媛;袁中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1/74 | 分类号: | H01G11/74;H01G11/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电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振电池电容器,包括钢壳、卷芯、盖帽组件和绝缘垫片,钢壳具有容纳腔,卷芯设置于容纳腔内,绝缘垫设置在卷芯与钢壳的底部之间,卷芯包括正极片、第一隔膜、负极片和第二隔膜,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的宽度均大于正极片和负极片的宽度,且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分别凸出于正极片和负极片形成凸出部,盖帽组件密封在钢壳的开口端,且盖帽组件靠近容纳腔的一端与凸出部抵接,卷芯的底部设置有负极耳,负极耳与负极片连接,且负极耳的两端分别沿卷芯径向方向延伸,分别形成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负极耳,第一负极耳穿过绝缘垫片与钢壳的底部焊接,第二负极耳朝向钢壳的开口端弯折后与钢壳的侧壁焊接。所述抗振电池电容器的抗振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振电池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池电容器常用于制成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电荷储备元件,与一般电池相比,具有容量大、支持大电流充放电、循环寿命长和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交通运输和工业等领域中。目前的电池电容器的一般是负极耳的头部单向引出,钢壳上的单个支点与所述负极耳焊接,由于负极耳的厚度非常薄,钢壳上的单个支点与所述负极耳焊接的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由于振动容易使得负极耳受到拉力而被折断,进而导致负极耳与钢壳的连接失效,缩短电池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振电池电容器,其抗振性能良好。
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抗振电池电容器,包括钢壳、卷芯、盖帽组件和绝缘垫片,所述钢壳具有顶端开口、底部封闭的容纳腔,所述卷芯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绝缘垫设置在所述卷芯与所述钢壳的底部之间,所述卷芯包括依次叠置的正极片、第一隔膜、负极片和第二隔膜,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的宽度均大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的宽度,且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分别凸出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形成凸出部,所述盖帽组件密封在所述钢壳的开口端,且所述盖帽组件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端与所述凸出部抵接,所述卷芯的底部设置有负极耳,所述负极耳与所述负极片连接,且所述负极耳的两端分别沿所述卷芯径向方向延伸,分别形成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负极耳,所述第一负极耳穿过所述绝缘垫片与所述钢壳的底部焊接,所述第二负极耳朝向所述钢壳的开口端弯折后与所述钢壳的侧壁焊接。
作为所述的抗振电池电容器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负极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负极耳的长度,所述第二负极耳远离所述第一负极耳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钢壳的开口端。
作为所述的抗振电池电容器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负极耳的长度为11.00~13.00mm,所述第二负极耳的长度为51.00~53.00mm。
作为所述的抗振电池电容器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负极耳包括第一焊接区和第一非焊接区,所述第一焊接区与所述钢壳的底部焊接,所述第二负极耳包括第二焊接区和第二非焊接区,所述第二焊接区与所述钢壳的侧壁焊接,所述第一非焊接区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非焊接区的外表面均包裹有高温胶层。
作为所述的抗振电池电容器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垫片贯穿开设有极耳通孔,所述第一负极耳穿过所述极耳通孔与所述钢壳的底部焊接。
作为所述的抗振电池电容器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垫片的中心贯穿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辅助定位所述第一焊接区于所述钢壳的底部,所述极耳通孔与所述定位孔间隔设置,且所述定位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卷芯的中心孔的中心线重合。
作为所述的抗振电池电容器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垫片的下表面凹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钢壳的底部朝向所述限位凹槽凸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均呈环形结构,所述限位凸起配合插设在所述限位凹槽中;
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77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末端净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温度补偿的自动稳幅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