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装式茶漏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7843.2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4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美茄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6 | 分类号: | A47J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育增 |
地址: | 523899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装 式茶漏 | ||
一种便装式茶漏,包括主体部、提手及卡环,所述提手和卡环装设于主体部上,所述主体部上设有穿孔及茶漏孔,所述卡环弯折成环状,向卡环中心挤压的时候,卡环具有弹性,所述卡环上设有若干向外弯折的凸部,所述卡环装设于主体部的底部,卡环上的凸部从穿孔伸到主体部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便装式茶漏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弹性的卡环,并且在主体部上设置穿孔,卡环上的凸部从穿孔伸到主体部的外侧,与杯口上的卡槽配合,从而使得茶漏与水杯配合稳固,茶漏在水杯上拆装方便,并且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清洗,不容易藏污、有效防止二次污染,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配件,尤其涉及一种便装式茶漏。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斗,又称茶漏,现有的水杯(尤其是玻璃杯)冲泡茶时,便携式隐藏茶漏放置在玻璃杯内,防止茶叶掉落壶内,同时起过滤作用。
然而,现有的茶漏放置在水杯内时,不具有固定功能,容易从水杯中脱落,容易造成茶漏的遗失,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并且,现有的茶漏结构复杂,容易藏污,不便清洗,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亟需对传统的茶漏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装式茶漏。
一种便装式茶漏,包括主体部、提手及卡环,所述提手和卡环装设于主体部上,所述主体部上设有穿孔及茶漏孔,所述卡环弯折成环状,向卡环中心挤压的时候,卡环具有弹性,所述卡环上设有若干向外弯折的凸部,所述卡环装设于主体部的底部,卡环上的凸部从穿孔伸到主体部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中部下凹,从而使得主体部中部形成弧形球面的收容槽。
进一步地,所述茶漏孔分布在主体部的上端面及收容槽的槽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边缘设有若干凹口,所述主体部上设有若干连接片,连接片与主体部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所述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对应连接一凹口两侧的侧壁上,所述连接片的中部下向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边缘除凹口以外的区域向下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包括一凸台及固定件,所述主体部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件穿过安装孔与凸台连接。
本实用新型便装式茶漏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弹性的卡环,并且在主体部上设置穿孔,卡环上的凸部从穿孔伸到主体部的外侧,与杯口上的卡槽配合,从而使得茶漏与水杯配合稳固,茶漏在水杯上拆装方便,并且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清洗,不容易藏污、有效防止二次污染,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装式茶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便装式茶漏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与本实用新型便装式茶漏配合使用的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装式茶漏,用于装设于水杯100 上,用于对茶叶或其它不溶于水的物质进行过滤,所述水杯100靠近杯口的内侧面设有环形分布的卡槽110,所述便装式茶漏可拆装地与卡槽110配合。
所述便装式茶漏包括主体部10、提手(图未标)及卡环30,所述提手和卡环30装设于主体部10上,所述主体部10采用金属片一体冲压成型,主体部10 的中部下凹,从而使得主体部10中部形成弧形球面的收容槽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美茄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美茄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7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木地板生产的粉尘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化内科用检查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