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输送带防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8439.7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7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首佳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5/22 | 分类号: | B65G45/22;B65G45/26;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输送带 防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垃圾输送带防尘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用于和破碎机出料口连接的输送带,输送带倾斜设置且靠近破碎机出料口的一端低于远离破碎机出料口的一端,机架上位于输送带靠近破碎机出料口的一端水平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雾化喷头顺序连接有驱动泵、流量泵和储水箱,机架上位于雾化喷头旁设置有光栅传感器,光栅传感器与流量泵的控制器电连接。垃圾碎料刚进入输送带时,光栅传感器判定垃圾碎料的体积和粉尘数量且向流量泵发出信号,储水箱的水在驱动泵的驱动和流量泵的水量控制下流向雾化喷头,并呈水雾状向输送带喷射出,粉尘被水雾团聚自然坠落,且少有多余污水,有效去尘防尘且不会二次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垃圾输送带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料等废弃物,占地体积量大且难以搬运。通常需要在垃圾分类后,熔融回收金属类垃圾,并采用粉碎机破碎混凝土类垃圾至细小颗粒。
由建筑垃圾破碎而成的垃圾碎料会被输送带由低处输送至高处,并在重力作用下自由坠落堆积,等待下一步移动和处理,而垃圾碎料中含有大量粉尘,在自由坠落时更会伴随大量粉尘飞扬,环保性差且会伤害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输送带防尘装置,可以便捷除尘防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垃圾输送带防尘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用于和破碎机出料口连接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倾斜设置且靠近破碎机出料口的一端低于远离破碎机出料口的一端,所述机架上位于输送带靠近破碎机出料口的一端水平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顺序连接有驱动泵、流量泵和储水箱,所述机架上位于雾化喷头旁设置有光栅传感器,所述雾化喷头和光栅传感器均朝向输送带设置,所述光栅传感器与流量泵的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碎料刚进入输送带时,光栅传感器通过反射光来判定垃圾碎料的体积和粉尘数量,进而向流量泵发出信号,储水箱的水在驱动泵的驱动和流量泵的水量控制下流向雾化喷头,并呈水雾状向输送带喷射出,粉尘被水雾团聚自然坠落,且少有多余污水,有效去尘防尘且不会二次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呈弧形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位于输送带远离破碎机出料口的一端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可以防止垃圾碎料分溅,并可通过对垃圾碎料的拦截引导垃圾碎料的堆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位于输送带的下方水平设置有污水槽,所述污水槽内设置有拦截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槽可以收容滴落的污水,且拦截网可拦截因输送震动或风吹掉落的团聚态灰尘和垃圾碎料,保证污水槽内固液分离,方便后续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槽的四角设置有用于和拦截网沿竖直向滑移连接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顶端向上延伸出污水槽,所述滑槽的底端固定有磁性块,所述拦截网底面对应磁性块固定有磁性片,所述磁性块和磁性片相互吸引且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需要取出拦截网时只需要手动向上滑移拦截网,清理完拦截网上的固态垃圾后复位拦截网,并通过磁性块和磁性片相互吸引的磁性力将拦截网固定在滑槽底端,拦截网便捷拆安,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沿竖直向滑移连接有调节架,所述雾化喷头和光栅传感器固定在调节架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调节架竖直向滑移的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调节机构改变调节架的高度位置,使得雾化喷头的喷淋范围的高度位置与输送带的高度位置相配合,保证雾化喷头的喷淋范围始终笼罩输送带靠近破碎机出料口的一端,保证粉尘的团聚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首佳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首佳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84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板生产用循环上料装置
- 下一篇:二氧化碳红外线气体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