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铰链及具有该弹性铰链的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8706.0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2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哲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璞尚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5/22 | 分类号: | G02C5/22 |
代理公司: | 35218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接元件 夹臂 弹性铰链 转动 铰接端 弯钩部 眼镜 本实用新型 生产成本低 构成部件 相向弯折 弹性的 弹性力 活动槽 轻便 基板 铰接 适配 拆卸 美观 组装 施加 时尚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弹性铰链及具有该弹性铰链的眼镜,涉及眼镜的构成部件领域,包括第一铰接元件和第二铰接元件,第一铰接元件和第二铰接元件均包含基板和铰接端,第二铰接元件的铰接端具有一转动部,第一铰接元件的铰接端具有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的前端和第二夹臂的前端相向弯折各自形成弯钩部,第一夹臂的弯钩部和第二夹臂的弯钩部组合形成与第二铰接元件的转动部相适配并供该转动部在其中转动的活动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铰链利用弹性的两个铰接元件施加弹性力互相铰接,结构简单,组装和拆卸简单方便、容易制造、生产成本低,采用该弹性铰链的眼镜美观、轻便、时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的构成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性铰链及具有该弹性铰链的眼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眼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眼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因为如此,眼镜生产商及设计者对眼镜的每一构成部件均精益求精,以使之配带更为舒适和方便。
在现有技术中,眼镜架的折叠部位,也就是在镜框与镜腿的连接处设置的连接装置,大多使用各种弹性铰链,使得镜框与镜腿形成弹性的活动连接,也就是说,弹簧铰链的弹力可帮助镜框和镜腿的折叠收拢动作。
但是,由于在眼镜的使用过程中,镜框和镜腿被无数次打开和收拢,镜框和镜腿连接处内部的弹簧易磨损,常常需要更新。现有的铰链常将铰链的轴芯、弹簧等部件装设于眼镜架中,与眼镜架(通常是镜腿)之间成较难拆卸的连接,非专门的修理人员不易拆装或者是不破坏结构难以拆卸,这给更换易损的弹簧带来不便,存在结构复杂、制作困难、制作成高、不够美观和轻便等问题。
现有技术的弹性铰链,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铰链,以解决克服现有眼镜弹性铰链存在结构复杂、制作困难、制作成高的问题。
一种弹性铰链,包括第一铰接元件和第二铰接元件,第一铰接元件和第二铰接元件均包含基板和铰接端,第二铰接元件的铰接端具有一转动部,第一铰接元件的铰接端具有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的前端和第二夹臂的前端相向弯折各自形成弯钩部,第一夹臂的弯钩部和第二夹臂的弯钩部组合形成与第二铰接元件的转动部相适配并供该转动部在其中转动的活动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臂的弯钩部的钩的大小与第二夹臂的转动部的尺寸相适配,第一夹臂的弯钩部后端延伸形成一平直段,该平直段与第一铰接元件的基板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臂还包括由第二夹臂的弯钩部后端反向弯折形成的U形限位部,该U形限位部与第一铰接元件的基板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臂具有第一侧夹臂和第二侧夹臂,第一侧夹臂的前端和第二侧夹臂的前端采用一连接部连接形成一体,该连接部为第二夹臂的弯钩部的前端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臂位于第一侧夹臂和第二侧夹臂之间,第一夹臂的弯钩部的前端位于第二夹臂的弯钩部内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铰接元件的铰接端具有一U形倒钩,该U形倒钩具有第一U形侧臂、第二U形侧臂以及连接第一U形侧臂和第二U形侧臂的所述转动部,U形倒钩的一条边朝另一条边弯折一段距离形成过渡段,该过渡段弯折连接至第二铰接件的基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U形侧臂的前端和第二U形侧臂的前端均凸伸出转动部并与转动部围设成一缺口,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相对转动时,第一夹臂的弯钩部的前端始终容置在该缺口中。
优选的,所述弹性铰链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二夹臂的弯钩部的前端部卡在U形倒钩的末端和过渡段之间。
优选的,所述弹性铰链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铰接元件的基板和第二铰接元件的基板位于同一直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眼镜,该眼镜采用上述的弹性铰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璞尚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璞尚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8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