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培苗移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9563.5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0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蒋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市藤花峪林场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2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培苗 移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培苗移植装置,包括复位握把、螺纹通孔、安装螺钉、固定连杆、固定螺栓、左半圆形筒体、齿形刀头、限位片、右半圆形筒体、转轴,左半圆形筒体和右半圆形筒体使用转轴连接安装,左半圆形筒体和右半圆形筒体接缝位置焊接有限位片,左右半圆形筒体使用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固定连杆,安装螺钉与复位握把上的螺纹通孔对应设置安装,左右半圆形筒体底端位置铆接有齿形刀头,一种组培苗移植装置,本装置设计适用于移植作业,手动紧握复位握把,大拇指按压复位握把的复位连杆端口,复位握把收紧,固定连杆相向运动,左右半圆形筒体受转轴影响开口打开,操控装置对准待移植苗位置向下运动,松动复位握把,待移植苗被夹紧移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领域,特别是一种组培苗移植装置。
背景技术
苗木通过移植,截断了主根,促进并增加侧根和须根生长,抑制了苗木高生长,降低了苗木的茎根比值,这样的苗木属于优质苗木,造林成活率也较高。移植苗有一定的株行距,扩大了单株营养面积,且养分分配均等,有利于苗木生长,可提高苗木质量和成苗率。通过移植,还可以培育良好的干形和冠形。对于珍贵树种或种源稀少的树种,播种后经过芽苗移植和幼苗移栽,节约种子,便于管理,可以提高苗木的出苗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组培苗移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培苗移植装置,包括复位握把、螺纹通孔、安装螺钉、固定连杆、固定螺栓、左半圆形筒体、齿形刀头、限位片、右半圆形筒体、转轴,左半圆形筒体和右半圆形筒体使用转轴连接安装,左半圆形筒体和右半圆形筒体接缝位置焊接有限位片,左右半圆形筒体使用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固定连杆,安装螺钉与复位握把上的螺纹通孔对应设置安装,左右半圆形筒体底端位置铆接有齿形刀头。
优选的,所述左半圆形筒体和右半圆形筒体结构一致,左半圆形筒体和右半圆形筒体的筒体内径焊接有弧形限位条。
优选的,所述半圆形筒体和右半圆形筒体材质为镀锌铁皮。
优选的,所述复位握把由复位连杆、复位套筒、复位弹簧、复位内连杆和限位橡胶杆组成,复位连杆杆体末端连接安装复位内连杆,复位内连杆套装了复位弹簧,复位内连杆胶接有限位橡胶杆,复位连杆套装在复位套筒内径并固定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种组培苗移植装置,本装置设计适用于移植作业,手动紧握复位握把,大拇指按压复位握把的复位连杆端口,复位握把收紧,固定连杆相向运动,左右半圆形筒体受转轴影响开口打开,操控装置对准待移植苗位置向下运动,松动复位握把,待移植苗被夹紧移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培苗移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培苗移植装置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形限位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复位握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复位握把,2、螺纹通孔,3、安装螺钉,4、固定连杆,5、固定螺栓,6、左半圆形筒体,7、齿形刀头,8、限位片,9、右半圆形筒体,10、转轴,11、弧形限位条,12、复位连杆,13、复位套筒,14、复位弹簧,15、复位内连杆,16、限位橡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市藤花峪林场,未经枣庄市藤花峪林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95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除尘袋维护的圆筒式脉冲除尘器
- 下一篇: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