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双向安装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模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9850.6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6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辉;张国锋;卢新友;马桂鹏;江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朗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4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安装 锂离子电池 模块 结构 | ||
1.一种可双向安装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模块结构,包括侧板、绝缘片、模组固定梁、串联铜排、电气板、下壳、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7)呈U字型结构,在下壳(7)内并排均布设有若干2*单串小模块(4),相邻两个2*单串小模块(4)之间通过串联铜排(8)及串联铜排固定螺丝(3)连接;位于若干2*单串小模块(4)的上方设有电气板(5),电气板(5)的上方设有上盖(6);位于若干2*单串小模块(4)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模组固定螺丝(9)连接模组固定梁(2),若干2*单串小模块(4)前方及后方分别连接设有侧板(1),所述的侧板(1)及若干2*单串小模块(4)之间设有绝缘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双向安装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7)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设有把手(17),位于把手(17)上方的下壳(7)上设有指示灯(16),指示灯(16)的上方设有开关(11),开关(11)的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输入输出接口(12)、保险丝(13)、远程开关(14)及数据传输接口(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双向安装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组固定梁(2)设有两组,每组两根,两组的模组固定梁(2)分别位于若干2*单串小模块(4)前后两侧的上下两端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双向安装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单串小模块(4)至少设有8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双向安装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气板上的电路包括BMS模块芯片、2*单串小模块、主继电器、保险丝、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分流器、CAN通讯模块,BMS模块芯片(BMU1)的BAT端及V-端合并分别连接2*单串小模块一(B1)的一端、分流器(R1)的一号端,2*单串小模块一(B1)的另一端连接2*单串小模块二(B2)的一端,2*单串小模块二(B2)的另一端连接2*单串小模块三(B3)的一端,2*单串小模块三(B3)的另一端连接2*单串小模块四(B4)的一端,2*单串小模块四(B4)的另一端连接2*单串小模块五(B5)的一端,2*单串小模块五(B5)的另一端连接2*单串小模块六(B6)的一端,2*单串小模块六(B6)的另一端连接2*单串小模块七(B7)的一端,2*单串小模块七(B7)的另一端连接2*单串小模块八(B8)的一端,2*单串小模块八(B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主继电器(K1)及预充继电器(K2)的一号端、保险丝一(F1)的一端、BMS模块芯片(BMU1)的V+端;主继电器(K1)的二号端分别连接保险丝二(F2)的一端及预充电阻(R2)的一端,预充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预充继电器(K2)的二号端;保险丝二(F2)的另一端连接接线端子一(PDB1)的B+端,接线端子一(PDB1)的B-端连接分流器(R1)的二号端,分流器(R1)的三号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正极端,分流器(R1)的四号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负极端;BMS模块芯片(BMU1)的接地端接地;BMS模块芯片(BMU1)的CAN1-H端连接CAN通讯模块(P2)的CAN1-H端,BMS模块芯片(BMU1)的CAN1-L端连接CAN通讯模块(P2)的CAN1-L端,BMS模块芯片(BMU1)的CAN2-H端连接CAN通讯模块(P2)的CAN2-H端,BMS模块芯片(BMU1)的CAN2-L端连接CAN通讯模块(P2)的CAN2-L端;BMS模块芯片(BMU1)的WAKP端连接光电耦合器(P1)的WAKP端,BMS模块芯片(BMU1)的485A2端连接光电耦合器(P1)的485A2端,BMS模块芯片(BMU1)的485B2端连接光电耦合器(P1)的485B2端,BMS模块芯片(BMU1)的LED1端连接光电耦合器(P1)的LED1端,BMS模块芯片(BMU1)的LED2端连接光电耦合器(P1)的LED2端,BMS模块芯片(BMU1)的LED3端连接光电耦合器(P1)的LED3端,BMS模块芯片(BMU1)的5V1端连接光电耦合器(P1)的5V端,BMS模块芯片(BMU1)的接地端连接光电耦合器(P1)的接地端,光电耦合器(P1)的正极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AT+端,光电耦合器(P1)的负极端分别连接主继电器(K1)的四号端、BMS模块芯片(BMU1)的PGND端口;主继电器(K1)的三号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CH端口;预充继电器(K2)的三号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PCH端口,预充继电器(K2)的四号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PGND端口;BMS模块芯片(BMU1)的BAT+端口连接开关一(S1)的一端,开关一(S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二(S2)的一端,开关二(S2)的另一端连接保险丝一(F1)的另一端;
2*单串小模块一(B1)的NTC端分别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NTC1端口及GND1端口,2*单串小模块一(B1)的V0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1-端口,2*单串小模块一(B1)的V1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1+端口,2*单串小模块一(B1)的V2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2+端口;
2*单串小模块二(B2)的V1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3+端口,2*单串小模块二(B2)的V2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4+端口;
2*单串小模块三(B3)的V1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5+端口,2*单串小模块三(B3)的V2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6+端口;
2*单串小模块四(B4)的V1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7+端口,2*单串小模块四(B4)的V2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8+端口;
2*单串小模块五(B5)的V1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9+端口,2*单串小模块五(B5)的V2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10+端口;
2*单串小模块六(B6)的V1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11+端口,2*单串小模块六(B6)的V2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12+端口;
2*单串小模块七(B7)的V1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13+端口,2*单串小模块七(B7)的V2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14+端口;
2*单串小模块八(B8)的NTC端分别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NTC6端口及GND6端口,2*单串小模块八(B8)的V1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15+端口,2*单串小模块八(B8)的V2端连接BMS模块芯片(BMU1)的B16+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朗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朗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98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缩机中壳数控车加工的夹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饲料均匀混合投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