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数据机房的光纤槽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1318.8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3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恒得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6 | 分类号: | G02B6/46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杨洪婷 |
地址: | 61123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数据 机房 光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数据机房的光纤槽道,包括至少一个底板、分隔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底部与所述底板插接构成光纤槽道,若干个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面,且与所述侧板平行,所述底板顶面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分隔板垂直的滑槽,所述分隔板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快捷且结构连接牢固,能够在走线时实现将不同种类的光纤分隔开,并可以根据光纤的种类和数量调整放置空腔的大小,使用灵活;同时实际使用时能够根据需要将多个底板组合拼装在一起,从而克服传统光纤槽道一体成型,其宽度尺寸固定无法改变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大数据机房的光纤槽道。
背景技术
光纤槽道,通常又称为光纤走线槽道或尾纤槽,是一种用来铺放光纤以保护光纤不受损伤的装置。
现有的很多大数据机房内由于光纤种类及其数量较多,通常会有几千芯甚至几万芯的光纤进入机房,在实际走线时不同种类的光纤容易交错缠绕在一起,导致光纤容易损坏且维修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数据机房的光纤槽道,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能够在走线时实现将不同种类的光纤分隔开,并可以根据光纤的种类和数量调整放置空腔的大小,使用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大数据机房的光纤槽道,包括至少一个底板、分隔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底部与所述底板插接构成光纤槽道,若干个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面,且与所述侧板平行,所述底板顶面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分隔板垂直的滑槽,所述分隔板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插条和插槽,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插条和所述插槽,所述插槽的截面呈E形,所述插条侧壁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插槽间隙内的凸体。
进一步地,所述凸体的横截面呈T形。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开设有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横截面呈倒T形。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侧壁上设置有侧插接槽,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下插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光纤通过口,所述光纤通过口紧贴所述底板底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快捷且结构连接牢固,通过设置分隔板将不同种类的光纤分隔开,避免在走线时不同种类的光纤交错缠绕导致光纤损坏,同时便于后期的维护检修;通过在底板的底面设置插条和插槽,在实际使用时能够根据需要将多个底板组合拼装在一起,从而克服传统光纤槽道一体成型,其宽度尺寸固定无法改变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光纤槽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光纤槽道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光纤槽道的结构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光纤槽道的局部主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恒得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恒得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13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养殖厂粪污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