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冷却回流装置的分液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2215.3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9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明;宋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市罗弗文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11/00 | 分类号: | B67C11/00;B01L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一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2 | 代理人: | 刘彩霞 |
地址: | 462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回流 装置 漏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冷却回流装置的分液漏斗,包括斗体和设置于斗体的外侧的管体,斗体的下部设置成倒锥形部,倒锥形部的底部连接有滴液嘴,斗体内设置有流量控制器,所述斗体上套设有位于管体内部的螺旋形冷凝管,螺旋形冷凝管的冷凝液进口和冷凝液出口伸出管体。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双重功能,解决了现有的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组装繁琐的问题,只需使用反应容器的单口即可,提高了实验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实验室在做实验过程中,有的反应实验需要回流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缓慢、可控的滴加液体,因此,通常需要组装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滴液漏斗到反应容器上,其存在的不足在于:1)组装繁琐;2)传统的回流管细而长,其与冷凝管的接触面积比较小,冷却效果不是很好,往往浪费较多的冷凝水;3)组装时,恒压滴液漏斗通常斜着接到多口反应容器上,导致组装的实验装置不够稳定,且滴加的液体会流到烧瓶的内壁上,影响反应的进行;4)恒压滴液漏斗的滴加速度难以控制,当进行一组对比实验时,滴速的不一致会给实验带来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冷却回流装置的分液漏斗。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冷却回流装置的分液漏斗,包括斗体和设置于斗体的外侧的管体,斗体的下部设置成倒锥形部,倒锥形部的底部连接有滴液嘴,斗体内设置有流量控制器,所述斗体上套设有位于管体内部的螺旋形冷凝管,螺旋形冷凝管的冷凝液进口和冷凝液出口伸出管体。
所述管体的内部与倒锥形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支撑架,倒锥形部穿设过支撑架并架设于支撑架上;斗体的顶部设置有上磨接口,上磨接口的外径大于斗体的外径,斗体通过上磨接口设置于管体上。
所述流量控制器包括上垫片和固定于斗体的内壁上的下垫片,上垫片位于下垫片上方,下垫片上开设有流量孔,上垫片上开设有数个流量调节孔,上垫片上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顶部通过旋转把手设置于上磨接口的顶部。
所述上垫片上的数个流量调节孔的孔径不相等,上垫片与下垫片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上垫片的中心与数个流量调节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与下垫片的中心与流量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所述上垫片与下垫片相贴合且位于斗体的下部,上垫片与下垫片的尺寸与两者所处斗体位置的尺寸相匹配;上垫片与下垫片均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所述上磨接口的顶部连接有位于上磨接口外侧的支撑沿,旋转把手位于支撑沿的上方。
所述斗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气相平衡孔。
管体的底部设置有下磨接口,滴液嘴穿设过下磨接口且延伸出下磨接口的下端面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双重功能,解决了现有的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组装繁琐的问题,只需使用反应容器的单口即可,提高了实验装置的稳定性;
2)在斗体内设流量控制器,下垫片上开设1个流量孔,上垫片上开设数个孔径不同的流量调节孔,且上垫片通过旋转轴带动上垫片旋转,使得不同孔径的流量调节孔与流量孔对应,实现液体的滴加速度可控,结构简单、易操作,尤其适用于不挥发的化学试剂的滴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垫片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下垫片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支撑架的局部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市罗弗文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漯河市罗弗文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2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劲钢混凝土柱内部浇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检测用土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