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染用轧光处理配套压合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2586.1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6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缪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青瓷纺织整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15/00 | 分类号: | D06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轧光 处理 配套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染用轧光处理配套压合固定装置,该装置由底部砧板、第一压滚组件、第二压滚组件以及轧光组件组成,且第一压滚组件和第二压滚组件能够对面料进行整形,使得面料更平整,有效的解决轧光的过程中面料出现褶皱的问题。左右两侧的放料辊和收料辊,所述的放料辊和收料辊之间的面料底部设有砧板,所述的砧板底部固定于工作台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工作台底部四角分别设有第一支腿,所述的砧板左右两侧的工作台上分别设有第一压滚组件和第二压滚组件,砧板上方设有轧光组件;所述的砧板内设有电加热线圈,所述的电加热线圈通过连接线路与配电箱电性连接。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多种场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印染用轧光处理配套压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轧光是面料后整理的一道工序。利用纤维在高压或高温条件下的物理可塑性将织物表面轧平或轧出花纹,以增加织物光泽的整理过程。依据轧辊辊面材料、轧压力、温度、不同的软、硬轧辊组合及穿布方式,可获得不同的轧光效果。
褶皱是轧光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因为面料在轧光过程中表面不平整,以及面料的张力分布不均匀,第二上压滚的摩擦力不恒定,会造成面料在轧光的过程中出现褶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染用轧光处理配套压合固定装置,该装置由底部砧板、第一压滚组件、第二压滚组件以及轧光组件组成,且第一压滚组件和第二压滚组件能够对面料进行整形,使得面料更平整,有效的解决轧光的过程中面料出现褶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染用轧光处理配套压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放料辊和收料辊,所述的放料辊和收料辊之间的面料底部设有砧板,所述的砧板底部固定于工作台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工作台底部四角分别设有第一支腿,所述的砧板左右两侧的工作台上分别设有第一压滚组件和第二压滚组件,砧板上方设有轧光组件;
所述的第一压滚组件与第二压滚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位于砧板左右两侧的下压滚,所述的下压滚通过安装架固定于工作台上,下压滚上方分别设有第一上压滚,所述的第一上压滚分别安装于第一n型架的竖向部分之间,第一n型架分别固定于横向安装板的左右两端部;
所述的轧光组件包括若干固定于安装板底部内外纵向的第二n型架,所述的第二n型架竖向部分之间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二上压滚,所述的安装板顶部中间位置上方电动液压缸底部的液压杆固定连接,电动液压缸通过连接线路与配电箱电性连接,所述的电动液压缸固定于横板底部,横板横跨面料且底部四角分别设有第二支腿;
所述的砧板内设有电加热线圈,所述的电加热线圈通过连接线路与配电箱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n型架的竖向部分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压滚轴承的轴承座,在两轴承内环轴向安装有第一压滚轴,第一压滚轴上分别固定有第一上压滚。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n型架竖向部分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压滚轴承的轴承座,在两轴承内环轴向位置安装有第二压滚轴,第二压滚轴上安装有第二上压滚。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压滚组件和第二压滚组件的上压滚最低处均低于砧板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砧板上表面左右两端部分别为圆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n型架、第二n型架的横向部分分别通过螺栓与安装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底部分别设有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分别与地脚螺栓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染用轧光处理配套压合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青瓷纺织整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青瓷纺织整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25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脱离游泳圈
- 下一篇:一种动力送风防尘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