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噪真空泵泵体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3285.0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6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范其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澄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2 | 分类号: | B60T17/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孙燕波 |
地址: | 2144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泵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噪真空泵泵体的安装结构,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真空泵本体,真空泵本体周侧面固定设置有减噪壳体;减噪壳体内部固定填充有消音棉,真空泵本体周侧面通过两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U型架和底座;U型架顶面通过螺栓与真空泵本体固定连接;U型架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组件和减震组件的设计,能够从垂直方向对电子真空泵本体起到减震缓冲作用,且通过套管、导向杆、减震弹簧和阻尼减震管的联动设计则能达到双重减震目的,通过双重减震,能够有效降低电子真空泵本体振动向外的传递率,继而有助于降低噪音,延长真空泵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噪真空泵泵体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真空助力液压制动系统,由于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无法给真空助力器提供足够真空源,因此一般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选择增设电子真空泵作为制动系统辅助真空源,由于电子真空泵本身属于精密部件且电机本身振动较大,除一定的安装空间外,还需要必要的支撑刚度和减震措施减小真空泵的异常振动和工作噪音。
现有真空泵悬挂在前围板上,由于真空泵工作时本身振动较大,该种安装方式容易引起同样安装在前围板的其他件振动,同时由于离驾驶员近,真空泵工作噪音容易传递给驾驶员,引起不适,同时真空泵支架与电子真空泵直接刚性连接,无减震缓冲结构,导致电子真空泵振动激烈降低工作寿命,为解决此问题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公开号为CN201821178659.6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真空泵安装结构,该技术方案利用加强筋和橡胶减震块达到减震的目的,但是这种单一形式的减震结构减震效果有限,因而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噪真空泵泵体的安装结构,通过安装组件和减震组件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电子真空泵振动激烈降低工作寿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低噪真空泵泵体的安装结构,包括真空泵本体,所述真空泵本体周侧面固定设置有减噪壳体;所述减噪壳体内部固定填充有消音棉;所述真空泵本体周侧面通过两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组件;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U型架和底座;所述U型架顶面通过螺栓与真空泵本体固定连接;所述U型架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U型架底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和底座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两减震组件;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两阻尼减震管和两套管;两套管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两联动杆;两所述阻尼减震管活塞端均与安装座连接;两所述阻尼减震管固定端均与底座连接;所述套管内壁滑动连接有两导向杆;两所述导向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绞座;两所述阻尼减震管周侧面均铰接有两力臂;两所述力臂周侧面均与对应的绞座铰接;两所述导向杆周侧面均套设有减震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U型架一表面固定设置有加强筋;所述U型架与真空泵本体连接处固定设置有橡胶减震垫。
进一步地,两所述减震组件以安装座中线所在平面为轴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两所述导向杆分别位于阻尼减震管两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组件和减震组件的设计,能够从垂直方向对电子真空泵本体起到减震缓冲作用,且通过套管、导向杆、减震弹簧和阻尼减震管的联动设计则能达到双重减震目的,通过双重减震,能够有效降低电子真空泵本体振动向外的传递率,继而有助于降低噪音,延长真空泵本体的使用寿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澄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澄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3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