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组件、燃料电池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4972.4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0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栋栋;王鹏;龚正伟;靳少辉;薛阳;章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248 | 分类号: | H01M8/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料电池 组件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组件、燃料电池及车辆,端板组件包括端板、集流板和弹性件,所述端板具有适于容纳所述集流板的集流板容纳槽,所述弹性件适于弹性抵压在所述端板和所述集流板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板组件,通过端板和集流板之间设置弹性件,弹性件可以在燃料电池受到撞击时对集流板进行缓冲,保证燃料电池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组件、燃料电池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燃料电池由于实际能量转换效率高,应用越来越广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继碱性燃料电池、磷酸型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五代燃料电池,其具有工作温度较低、启动时间短、功率密度高,负载响应快、无电解液流失等特点。
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中,通常仅在固定端板的螺杆两侧的螺帽和端板外侧面之间装有弹簧或弹簧垫片来保证电堆预紧力,无法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中间主体部分进行有效的缓冲力保护。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受到外部冲击力时,可能导致双极板的流道变形,影响燃料电池的功率,甚至可能产生气体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保证燃料电池的工作可靠性的端板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端板组件,包括端板、集流板和弹性件,所述端板具有适于容纳所述集流板的集流板容纳槽,所述弹性件适于弹性抵压在所述端板和所述集流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集流板容纳槽的槽底壁设有连接通槽,所述集流板具有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适于穿设所述连接通槽以令所述集流板与所述端板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件穿出所述端板的部分具有导电孔和测压孔。
进一步地,所述集流板容纳槽沿所述端板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端板,所述集流板容纳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集流板的宽度,所述集流板容纳槽的长度大于所述集流板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集流板容纳槽的底壁设有第一弹性件定位孔,所述集流板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弹性件定位孔,所述弹性件的轴向第一端定位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定位孔内,所述弹性件的轴向第二端定位在所述第二弹性件定位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定位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定位孔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端板为绝缘件。
进一步地,所述端板具有燃料进气腔、冷却液进液腔、空气进气腔、燃料出气腔、冷却液出液腔、空气出气腔,所述燃料进气腔、所述冷却液进液腔、所述空气进气腔、所述燃料出气腔、所述冷却液出液腔、所述空气出气腔均与所述燃料电池的交换膜连通,所述端板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燃料进气腔连通的燃料进口、与所述冷却液进液腔连通的冷却液进口、与所述空气进气腔连通的空气进口、与所述燃料出气腔连通的燃料出口、与所述冷却液出液腔连通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空气出气腔连通的空气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集流板容纳槽的第一侧设有所述燃料出气腔、所述冷却液进液腔和所述空气进气腔,所述集流板容纳槽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有所述燃料进气腔、所述冷却液出液腔和所述空气出气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板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板组件,通过端板和集流板之间设置弹性件,弹性件可以在燃料电池受到撞击时对集流板进行缓冲,保证燃料电池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料电池,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端板组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料电池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49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