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6048.X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3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一线天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54/52;B65H54/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绕线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机,解决绕线机经济性太低的问题,具体方案是,一种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本体,绕线机本体的一侧设有驱动机构,绕线机本体内部设有主齿轮轴,主齿轮轴与驱动机构连接,主齿轮轴与绕线机本体转动连接,主齿轮轴上连接有不少于两个绕线装置,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辊,绕线机本体上设有第一延伸臂,绕线辊与第一延伸臂转动连接,所述绕线辊的一端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冠齿轮与主齿轮轴啮合连接,所述对应每一个绕线装置的下方均设置有引线装置,通过设置多个绕线装置并将其通过同一个驱动机构驱动,便于节省资源,提高其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绕线机。
背景技术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
在纺织工艺过程中,一个整齐不混乱的线圈是纺织出好产品的前提,由此,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在织布前对线进行了整理,绕成一团整齐的线团,便于纺织,因此人们使用手动绕线机架进行绕线。
为了提高效率,现有的绕线机逐渐变成自动绕线机进行绕线,并且采用多个工位同时进行绕线作业,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绕线效率,但是增加多工位同时进行绕线时,需要在每个工位上配置驱动装置和往复绕线装置,需要的设备数量庞大,这就造成了机器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不利于节能环保,同时机器的成本也会大幅度的上升,并且众多的设备在保养时需要浪费大量时间,且会增加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整体带来的经济性较为低下,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多工位同时进行绕线并且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绕线机供人们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绕线机经济性太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本体,所述绕线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绕线机本体内部的上方设置有主齿轮轴,所述主齿轮轴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主齿轮轴与绕线机本体的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主齿轮轴上连接有不少于两个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辊,所述绕线机本体对应绕线辊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延伸臂,所述绕线辊与第一延伸臂转动连接,所述绕线辊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冠齿轮与主齿轮轴啮合连接,所述对应每一个绕线装置的下方均设置有引线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绕线机本体上设置不少于两个绕线装置,并将其与主齿轮轴连接,有利于合理利用驱动装置的动力,并且多个绕线装置可以提升绕线速度,最大化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经济性,每个绕线装置独立工作时,首先使用者将需要绕线的绕线筒扣在绕线辊上,再将纱线穿过引线装置并缠绕在绕线筒上,接着启动机器,驱动机构带动主齿轮轴进行转动,主齿轮轴转动时会带动第一冠齿轮和第一转轴进行转动,这时第一转轴另一端的第二锥齿轮也会转动,并带动第一锥齿轮同时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的同时将会带动绕线辊与第一延伸臂发生相对转动,绕线辊转动时将会带动扣在其上的绕线筒进行转动,这时纱线会均匀的缠绕在绕线筒上,绕线装置结构简单易于保养,且多个绕线装置通过同一驱动机构带动工作,最大化的利用动力,节能环保,经济性较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引线装置包括引线座,所述引线座上设置有引线孔,所述引线座的一端延伸至绕线机本体的内部,且其一端设置有环形的运动座,所述运动座的两端为半圆形,其两端之间通过带有齿牙的直线段连接,所述运动座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外圈上三分之一的面积均设置有齿牙,所述转动座上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接在第一转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一线天线业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一线天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60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收集碎屑的刨床加工用排放装置
- 下一篇:扳水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