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查零件外观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7337.1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2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乔;陆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10 | 分类号: | B25H1/10;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国亮 |
地址: | 511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查 零件 外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查零件外观的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放置台,所述放置台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柱的上端面,所述放置台的中部安装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将放置台的上端面分成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放置台的上端面设有防静电绒布,所述龙门架的外露部分包裹有防静电绒布。通过设置可旋转的放置台和位于放置台的龙门架,并覆盖防静电绒布,检测零件时,零件的底端放置到放置台上,零件的上端靠在龙门架上,旋动放置台,可以360°观察零件,减少了人工手动反复更换手法的动作,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检查零件外观时可避免在零件表面留下印痕、绒毛和手印等,可减少零件因此而产生报废几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检具,特别是一种检查零件外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比如在高光注塑生产或者涂装、电镀后,因零件表面外观要求非常高,需要在特殊的灯光下对零件进行外观检查评价,由于需要在远近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和不同方向进行观察检查评价。
目前一般采用以下方式:
1.零件检查评价时,需要一个人拿零件,另外的一个人的从远近不同距离及不同方向角度进行观察。需要2个人配合进行的检查操作,产品摆动方向角度不均匀,不准确,不能准确评价零件外观。且当把零件拿在手上检查时,不能做全方位的观察,不能进行零件的全部外观的检查。零件的全表面都是外观面,如果将零件拿在手上进行观察检查,不仅不能进行全面外观检查,零件表面会留下手套的绒毛、手印,汗渍等影响零件外观,甚至特别是涂装或光学镜片类的零件,表面不允许有任何印痕,且无法进行清洁、返修,检查后的零件只能做报废处理,造成品质检查浪费。
2.部份可以零件直接拿在手上并在灯光下观察的零件,检查完后需地再返修或导致零件表面擦伤,甚至部份高光面零件及光学镜片类返修无法消除手套绒毛、手渍印痕等,不能做返修处理,零件只能报废处理。
3.员工劳动强度大,检查时将手臂不停的将零件上下,左右,各种不同方向调整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查零件外观的装置,采用该装置检查零件外观时可避免将零件表面在留下印痕、绒毛和手印等,可减少零件因此而产生报废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检查零件外观的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放置台,所述放置台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柱的上端面,所述放置台的中部安装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将放置台的上端面分成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放置台的上端面设有防静电绒布,所述龙门架的外露部分包裹有防静电绒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平台中远离龙门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制凸块,第二平台中远离龙门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制凸块,所述第一限制凸块和第二限制凸块均凸出于放置台的上端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龙门架包括两根立柱、U形架和两根第一锁定螺钉,各所述立柱内设有中空孔,所述U形架包括横杆和设置在横杆两端的调节杆,各所述调节杆的下部插到立柱的中空孔后,各所述第一锁定螺钉穿过立柱的侧壁将调节杆固定,调节杆的上部、横杆和立柱的外表面包裹有防静电绒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柱体、第二锁定螺钉和位于第一柱体下方的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内设有中空孔,所述第一柱体的下端插入到第二柱体的中空孔内,第二锁定螺钉穿过第二柱体的侧壁将第一柱体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底盘,所述第二柱体的下端固定在底盘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旋转的放置台和位于放置台的龙门架,并覆盖防静电绒布,检测零件时,零件的底端放置到放置台上,零件的上端靠在龙门架上,旋动放置台,可以360°观察零件,减少了人工手动反复更换手法的动作,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检查零件外观时可避免零件表面留下印痕、绒毛和手印等,可减少零件因此而产生报废的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清远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7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分离搅拌力强的垃圾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导槽一刀斜切端头的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