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锁定双套管医用安全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7847.9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3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沈敏峰;沈天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敏峰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定 套管 医用 安全 刺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锁定双套管医用安全穿刺针,包括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连接块、保险块和弹性钩针,连接块和保险块依次设于壳体内,连接块前端与内针连接,连接块后端设有用于驱动内针伸出外针前端的第一弹簧,弹性钩针一端与连接块连接,弹性钩针另一端向保险块方向延伸,保险块上设有与弹性钩针配合的锁定槽,保险块前侧设有与弹性钩针配合的第一导向面,保险块后侧设有将弹性钩针导向锁定槽内的第二导向面,保险块上设有驱动锁定槽靠近或远离弹性钩针移动轨迹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锁定双套管医用安全穿刺针,采用弹性钩针与保险块相互配合,在外针穿透腹壁时,内针弹出外针外侧并锁定,避免对腹腔内的组织或器官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锁定双套管医用安全穿刺针。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器械已经有几百年历史,外科手术中医生运用不同的手术器械完成组织抓取,剪切,分离,凝血,缝合闭合等操作,外科手术器械经过数百年发展已经成熟。腔镜手术的已经临床开展30多年,正在快速进步。简单的说,腔镜手术即手术医生采用加长的腔镜手持器械,经由自然腔道或构建的穿刺通道进入患者体内,完成组织抓取,剪切,分离,凝血,缝合闭合等操作。
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最常用的器械为气腹针、引流针和输注双套管针。传统的穿刺针包括外针、内针,内针可在外针的内移动;使用时,医生一只手持穿刺针,另一只手于患者腹部确定位置,确定位置后医生将穿刺针作用于患者腹部,此时穿刺针的内针针头先与患者皮肤接触,由于内针针头为钝头,其接触患者皮肤后,无法刺穿患者皮肤进入患者腹腔内;医生持续向患者腹腔方向施加向下的力,患者皮肤对内针施以向上的力,使其缩回至外针内。当内针针头全部缩回外针内后,外针针头接触患者皮肤并刺穿患者皮肤,进入患者腹腔。
气腹针穿透腹壁各层组织,穿透的各层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皮下脂肪层皮下肌层、腹膜。其中,腹膜尤为致密,韧性较强,穿刺针穿透腹膜时由于阻力突然下降,突破感极强;现有的穿刺针在穿透腹壁时,无法安全自锁,很容易造成腹腔内组织或脏器的损伤导致意外的发生。临床急需一种穿刺针,在穿透腹壁时能将穿刺尖端自锁,避免对腹腔内的组织或器官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锁定双套管医用安全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锁定双套管医用安全穿刺针,包括壳体、内针和外针,所述外针前端设有穿刺尖端,所述外针后端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外针套设于所述内针外侧,所述内针与所述外针滑动连接,所述内针前端设有防护部,所述内针靠近防护部的侧壁上设有注射孔,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连接块、保险块和弹性钩针,所述连接块和保险块从前向后依次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连接块前端与所述内针连接,所述连接块后端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内针伸出所述外针前端的第一弹簧,所述弹性钩针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弹性钩针另一端向所述保险块方向延伸,所述保险块上设有与所述弹性钩针配合的锁定槽,所述保险块前侧设有与弹性钩针配合的第一导向面,所述保险块后侧设有将所述弹性钩针导向所述锁定槽内的第二导向面,所述保险块上设有驱动所述锁定槽靠近或远离所述弹性钩针移动轨迹的驱动组件。
外针用于在穿刺尖端的作用下接触患者皮肤并刺穿患者皮肤,内针上设置防护部用于防止腹腔内组织或脏器的损伤导致意外的发生,防护部可以为球形、弧形等钝头状,内针上设置注射孔用于注入或抽出人体内的气体或液体;内针与连接块连接,连接块位置固定不变时内针位置不变,第一弹簧通过推动连接块,使内针前端失去阻力时自动弹出外针外;弹性钩针在内针伸出和缩进外针时,沿轴向在壳体内来回移动;驱动组件用于激发保险块,将保险块移至弹性钩针移动轨迹内,医务人员在进行穿刺动作时,内针受压迫缩进外针内,连接块在内针的带动下驱动弹性钩针靠近保险块,弹性钩针沿第一导向面滑至保险块后侧,外针在完成穿刺后,内针前端失去阻力,在第一弹簧推送下移至外针外侧,连接块移动时带动弹性钩针移动,弹性钩针沿第二导向面滑动,最终滑进锁定槽内,内针锁定在外针外侧,防止外针造成腹腔内组织或脏器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敏峰,未经沈敏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7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管自动点数流水线
- 下一篇:一种卡紧效果好的玩具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