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安装用钢丝绳放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9581.1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0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牛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东迅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牛宇峰 |
主分类号: | B66B19/02 | 分类号: | B66B19/02;B66D1/12;B66D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9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安装 钢丝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安装用钢丝绳放绳装置,涉及电梯安装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安装用钢丝绳放绳装置,包括转动杆、收放板和固定板,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收放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该电梯安装用钢丝绳放绳装置,通过转动杆、第一轴承和第一伺服电机的配合设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启动第一伺服电机,使得第一伺服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该电梯安装用钢丝绳放绳装置能够调节角度,进而使得该电梯安装用钢丝绳放绳装置达到使用方便和省时省力的效果,并提高了该电梯安装用钢丝绳放绳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装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安装用钢丝绳放绳装置。
背景技术
当电梯钢丝绳曳引比为2:1时,目前有两种常规放绳方法,第一种是逐条钢丝绳放绳,从机房将单根钢丝绳及绳头下放到底坑,绕过对重反绳轮后,再用吊装机构将绳头提升至机房,不但费时、费工,效率低下,而且钢丝绳在下放和上提过程中容易错乱,也容易与井道内部的结构件发生碰撞或者钩挂,造成钢丝绳损伤。
钢丝绳放绳方法二是:用配重框架放绳,通过将全部的木卷筒放置在顶层厅门外,在顶层与轿厢水平处组装配重框架(不放对重块),用手拉葫芦吊住框架,先制作钢丝绳一端绳头,把所有钢丝绳逐一绕过放绳架、方木、轿顶轮、导向轮、配重轮,绳头最后固定在机房绳头板上。通过在轿厢立柱上临时绑扎的两根方木对盘绕在方木上的钢丝绳进行减速,另外,还通过木板下压曳引轮钢丝绳,对全部钢丝绳进行减速和制停。该方法优势在于工作效率很高,但是因配重框架通常较重,用方木对钢丝绳进行速度控制不稳定,费时费力,使用不方便,在放绳时,随着卷线杆转动,容易使得钢丝绳发生位置变动,容易造成钢丝绳晃动,安全性较差,另外,该方法只适用于新梯安装,对于旧梯配重和轿厢不在同层场合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安装用钢丝绳放绳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梯安装用钢丝绳放绳装置,包括转动杆、收放板和固定板,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收放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收放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轴,所述支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缠绕轴,所述缠绕轴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缠绕轴两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挡盘。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一侧面的四角处均插接有紧固螺栓,且所述固定板的厚度为四厘米,所述紧固螺栓的数量为四个。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一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轴承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轴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轴承平均分成两组,且每组所述第一轴承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底座,所述第一电机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
可选的,所述收放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底座,所述第二电机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
可选的,所述第二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档杆,所述档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摆动装置,且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
可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斜杆,所述支撑斜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收放板的一侧面,所述支撑斜杆包括第一斜杆、第二斜杆和第三斜杆。
可选的,所述防摆动装置包括固定柄,所述固定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块,所述固定板块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轮。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东迅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牛宇峰,未经山西东迅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牛宇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9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