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膏药加工用熬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9912.1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2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郝学功;韦利;杨中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德济堂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4 | 分类号: | A61J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膏药 工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膏药加工用熬制设备,包括熬制炉和内炉,所述熬制炉的顶部外壁放置有炉盖,且炉盖的顶部外壁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内壁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等距离设有搅拌杆,且转轴的底部外壁设有叶轮,炉盖靠近电机的内壁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炉盖的两侧内壁均设有连接杆,且两个连接杆的相对一侧外壁设有同一个限位筒,转轴穿过限位筒,两个连接杆均为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搅拌组件下方设有叶轮,进行膏药熬制时,搅拌组件进行膏药的搅拌处理,叶轮将位于内炉下方的膏药翻上去,从而充分起到膏药均匀熬制的效果,提高该装置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膏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膏药加工用熬制设备。
背景技术
膏药,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早在久远的年代,我国医学家就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然而在膏药的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熬制。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609388.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膏药加工用熬制设备,包括支撑脚、熬制炉、控制面板、进料罩和加热内胆。上述专利中的熬制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对比文件中通过电机带动搅拌叶对膏药进行搅拌,但是对比文件中的搅拌叶只存在于膏药表面,膏药本身粘性较强,这种搅拌方式会造成下方的膏药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从而降低其搅拌效果,导致膏药熬制效果极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膏药加工用熬制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膏药加工用熬制设备,包括熬制炉和内炉,所述熬制炉的顶部外壁放置有炉盖,且炉盖的顶部外壁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内壁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等距离设有搅拌杆,且转轴的底部外壁设有叶轮,炉盖靠近电机的内壁设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炉盖的两侧内壁均设有连接杆,且两个连接杆的相对一侧外壁设有同一个限位筒,转轴穿过限位筒,两个连接杆均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外壁均等距离设有喷头,且两个连接杆的顶部外壁均设有连接管,两个连接管连接有清洗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熬制炉的底部外壁四角均设有支撑座,且熬制炉的底部内壁设有四个支撑柱,四个支撑柱的顶部外壁均设于内炉的底部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熬制炉的底部内壁设有加热炉,且加热炉的内壁设有电加热丝。
进一步的,所述熬制炉的一侧外壁开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设有玻璃观察窗。
进一步的,所述熬制炉靠近顶端的一侧外壁和靠近底端的一侧外壁分别设有进料罩和下料罩。
进一步的,所述熬制炉位于玻璃观察窗两侧的外壁均设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搅拌组件下方设有叶轮,进行膏药熬制时,搅拌组件进行膏药的搅拌处理,叶轮将位于内炉下方的膏药翻上去,从而充分起到膏药均匀熬制的效果,提高该装置的实用价值。
2、通过设置有连接杆、连接管和喷头,连接杆为中空结构,膏药熬制结束后,内炉温度较高,取出清洗存在有安全隐患,连接管与清洗系统连接,从而可以直接对其进行降温清洗处理,方便高效,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
3、通过设置有刻度,刻度位于玻璃观察窗两侧,进行膏药的添加时,可以通过刻度进行对比从而得到添加的膏药量,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膏药加工用熬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德济堂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德济堂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9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雕调整螺旋针机构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用器械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