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病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0234.0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5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贾艳;钱星;李惠芬;徐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病床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病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病床包括床体、倚靠部和防护部,防护部包括第一防护组件和第二防护组件,第二防护组件包括第二横杆和第二竖杆;第一防护组件与倚靠部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二横杆与床体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二防护组件与第一防护组件可滑动连接,以使第二防护组件在占据第一间隙及从第一间隙移走两种状态之间切换;第二竖杆与第二横杆可转动连接,以使第二竖杆在占据第二间隙及从第二间隙移走两种状态之间切换。通过第二防护组件、第二竖杆分别在两种状态切换,既防止患者从病床上滚落,又方便患者上下床及坐靠,且在切换时无大幅度翻转,节省空间,避免碰伤患者和陪护人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病床。
背景技术
医用病床,又称护理床、医疗床,其结构通常由床板和用来支撑床板的横向框架及竖向框架等组成。常规医用病床多为单人床,为避免患者由于疼痛或意识不清等原因而翻身活动继而导致跌落的情况,在医用病床两侧加设防护栏,如此大大降低了患者跌落的可能性,避免患者出现二次受创,也能方便患者借助防护栏做起身或下床等动作。
常规的防护栏一般包括分置于医用病床两侧的上下横杆以及设置在上下横杆之间的竖杆,上下横杆与对应的竖杆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可实现撑起及放平。为了便于患者上下床,现有的防护栏两端不封闭,即与床头板之间存在缺口,这种医用病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护作用,但是对于身材较小的患者(如婴幼儿)而言,极易从防护栏缺口处滚落,防护可靠性降低,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该技术难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8877059U公开了一种成人儿童多用防护床,在尾板与护栏之间设置防护板,该防护板能够向两侧转动270°以遮挡住尾板与护栏之间的缺口,可实现防止儿童、婴儿从病床上滚落。但是该结构的医用病床,需要提供足够的空间供防护板转动,而且在转动防护板时还容易碰伤患者和陪护人员,极其不便。
有鉴于此,开发一种既能方便患者上下又能防止患者滚落且节省空间的医用病床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医用病床在调节防护栏遮挡缺口时占用空间较大且容易碰伤人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既能方便患者上下又能防止患者滚落且节省空间的医用病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病床,包括床体、设置在所述床体两端的倚靠部、设置在所述床体两侧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包括第一防护组件和第二防护组件,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包括第二横杆和第二竖杆;所述第一防护组件与所述倚靠部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横杆与相对于所述第一间隙的所述床体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所述第二防护组件与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可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在占据所述第一间隙以及从所述第一间隙移走的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二竖杆与所述第二横杆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竖杆在占据所述第二间隙以及从所述第二间隙移走的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优选地,该结构的医用病床,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床体上的第一下横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横杆上的若干第一竖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杆另一端的第一上横杆,所述第一上横杆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存放的第一容纳空间。
进一步优选地,该结构的医用病床,所述第一上横杆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内腔以形成所述第一容纳空间。
进一步优选地,该结构的医用病床,所述第二横杆朝向所述床体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竖杆存放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竖杆的固定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以使所述第二竖杆的自由端围绕所述固定端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城医院,未经苏州科技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0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