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沉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0668.0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0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诗恬;黄志皓;朱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禾元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封喜彦;胡晶 |
地址: | 2012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沉淀装置,包括反应区和沉淀区;反应区包括四格方形的水池,其中一格为混凝反应区,三格为絮凝反应区,混凝反应区、絮凝反应区、沉淀区之间由过水孔连接;反应区设置混凝剂投加计量泵、搅拌机、絮凝剂投加计量泵,沉淀区下方设置污泥斗,上方固定设置斜管区,斜管区一侧设置挡板,顶部设置溢流堰;所述斜管区在靠近所述过水孔的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挡板,所述挡板上端延伸至沉淀区上表面,下端延伸至斜管区下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计量泵投加混凝剂和絮凝剂,可实现投加量的精准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混凝沉淀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废水中投入混凝剂,因混凝剂为电解质,在废水里形成胶团,与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电中和,形成绒粒沉降。混凝沉淀不但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粒径为10-3~10-6mm的细小悬浮颗粒,而且还能够去除色度、油分、微生物、氮和磷等富营养物质、重金属以及有机物等。
废水在未加混凝剂之前,水中的胶体和细小悬浮颗粒的本身质量很轻,受水的分子热运动的碰撞而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颗粒都带有同性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斥力阻止微粒间彼此接近而聚合成较大的颗粒;其次,带电荷的胶粒和反离子都能与周围的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形成一层水化壳,有阻碍各胶体的聚合。一种胶体的胶粒带电越多,其电位就越大;扩散层中反离子越多,水化作用也越大,水化层也越厚,因此扩散层也越厚,稳定性越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为了减少水资源的污染,人们越来越关注污水处理。为了更好的提高水质,不仅要分离大颗粒的固态杂质,还需要加入混凝剂处理原水中微小的悬浮物和胶体;而且随着处理标准的不断提高,对于污水中SS的去除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现有的混凝沉淀池由于结构过于简单,存在占地面积大及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混凝沉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沉淀装置,包括反应区和沉淀区;所述反应区由多个的水池组成,其中一个水池为混凝反应区,余下水池为絮凝反应区,所述混凝反应区、所述絮凝反应区、所述沉淀区之间由过水孔连通;所述混凝反应区的水池中设置进水口、混凝剂投加计量泵、第一搅拌机;所述絮凝反应区的水池中设置絮凝剂投加计量泵、第二搅拌机,所述沉淀区下方设置污泥斗,上方固定设置斜管区,斜管区顶部设置溢流堰;所述斜管区在靠近所述过水孔的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挡板,所述挡板上端延伸至沉淀区上表面,下端延伸至斜管区下表面。污水从所述进水口进水,所述混凝剂投加计量泵向所述混凝反应区内投加混凝剂,所述絮凝剂投加计量泵向所述絮凝反应区投加絮凝剂,搅拌机用于搅拌、混合,污水通过混凝反应区、絮凝反应区内的过水孔实现折流并最终进入所述沉淀区,进入所述沉淀区的污水经所述挡板截流,从所述挡板下方进入斜管区,污泥沉入污泥斗后经排泥管排出,净化后的污水从所述溢流堰排出。
较佳地,所述第一搅拌机为快速搅拌机,所述第二搅拌机为慢速搅拌机。所述第一搅拌机转速大于所述第二搅拌机转速,混凝反应区内搅拌机快速搅拌,实现混凝剂与污水的迅速均匀混合;混凝反应区内完成反应后,污水已形成细小矾花,但是尚未达到自然沉淀粒度,投加絮凝剂后需要具备保证颗粒获得适当的碰撞接触又不至破碎的水利条件,因此设置慢速搅拌机来完成絮凝反应。
较佳地,所述装置包括一个长方形区域,长方形区域中间由隔墙将其分为两个方形区域,即所述反应区和所述沉淀区;所述反应区由“十”字形的两道隔墙将其分隔为四格方形的水池;其中一格为混凝反应区,所述絮凝反应区包括第一絮凝反应区、第二絮凝反应区和第三絮凝反应区,所述混凝反应区、所述第一絮凝反应区、所述第二絮凝反应区和所述第三絮凝反应区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列。这种设置使该混凝沉淀装置的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禾元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禾元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0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细胞培养箱
- 下一篇:一种塑胶盖生产用裁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