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油生产用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2032.X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5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成;张志强;徐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潭市龙虎山天然茶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5/00 | 分类号: | C11B5/00;B01F7/20;B01F7/24;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5400 江西省鹰潭市贵***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油 生产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油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通过四组支柱焊接有筒体,所述筒体顶部焊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贯穿筒体顶部下表面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焊接有螺旋叶片和横杆,所述横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上环状等间距焊接有搅拌杆,通过电机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可带动茶油上下往复运动,在转轴上设置横杆,横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转动套上焊接搅拌杆,两组转动套可在转轴的转动过程中因茶油的阻力而自发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对茶油进行搅拌,便于茶油与抗氧化剂的进一步混合,本装置茶油与抗氧化剂的混合效率高,混合完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油生产用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油茶籽制作的茶油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其中的脂肪酸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油酸、豆蔻酸等,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相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且更耐贮藏,不易酸败。食用茶油不仅不会使人体胆固醇增高,适合高血压病患者食用,而且还具有减肥、降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保健作用。茶油生产的最后存储步骤往往需要加入抗氧化剂TBHQ,可有效抑制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短杆菌等细菌以及黑曲菌、杂色曲霉、黄曲霉等微生物生长。
目前往往是直接向茶油中投入抗氧化剂,茶油与抗氧化剂的混合不充分,静置状态下的茶油与抗氧化剂混合也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油生产用混合装置,通过电机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可带动茶油上下往复运动,在转轴上设置横杆,横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转动套上焊接搅拌杆,两组转动套可在转轴的转动过程中因茶油的阻力而自发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对茶油进行搅拌,便于茶油与抗氧化剂的进一步混合,本装置茶油与抗氧化剂的混合效率高,混合完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油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通过四组支柱焊接有筒体,所述筒体顶部焊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贯穿筒体顶部下表面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焊接有螺旋叶片和横杆,所述横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上环状等间距焊接有搅拌杆,所述筒体顶部连通有两组进料管,所述筒体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储料车,所述储料车上焊接有把手,所述底板上表面焊接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四角均开设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筒体内底部设置为倒锥形,所述出料管位于筒体底部中心。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设置有滤尘网。
优选的,所述储料车内部与限位板内部对应设置有磁块。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上靠近储料车一侧胶接有海绵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电机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可带动茶油上下往复运动,在转轴上设置横杆,横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转动套上焊接搅拌杆,两组转动套可在转轴的转动过程中因茶油的阻力而自发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对茶油进行搅拌,便于茶油与抗氧化剂的进一步混合,本装置茶油与抗氧化剂的混合效率高,混合完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料车、限位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潭市龙虎山天然茶油有限公司,未经鹰潭市龙虎山天然茶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20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烟气进行二次利用且通风良好的镁窑炉
- 下一篇:一种沙化土地植物浇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