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进式油拉丝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4790.5 | 申请日: | 201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8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钱海鹏;沈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登(常州)新型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02 | 分类号: | B21C1/02;B21C3/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132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进式油 拉丝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进式油拉丝设备,属于钢丝拉丝设备技术领域,在润滑槽内固定安装隔板,隔板上开设有溢流孔,隔板将润滑槽分为溢流槽和浸润槽,浸润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储油桶与进液口通过进油管连通,进油管上连通有油泵,出液口通过出油管与储油桶连通,油泵将储油桶内的润滑油通过进液口输送至浸润槽,由于进液口的流量大于出液口和溢流孔的总流量,浸润槽内的润滑油将通过溢流孔流入到溢流槽内,浸润槽内的润滑油可保持一定的液位,且润滑油的液位位于溢流孔上方,钢丝穿设在溢流孔内,可完全浸润在润滑油内;润滑油的循环使用,实现油路循环,便于润滑油的长时间使用;溢流孔和溢流槽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模盒漏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拉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进式油拉丝设备。
背景技术
拉丝现有工艺主要有干拉及湿拉两种,分别对应不同的设备。半成品加工大多使用直进式拉丝设备。而湿拉设备进线钢丝直径普遍低于2.0以下,出线直径一般在0.8mm以下,对于客户产品直径在0.8mm以上无法生产,因此需要使用干拉设备来实现产品的生产。现有直进式拉丝设备只能适用于皂粉拉拔,若使用油性液体润滑液进行拉拔,润滑油装入模盒内,使用现有的模盒盛装润滑油,容易出现漏油、钢丝无法全部浸入润滑油中等问题,且现有的模盒不具有液体循环的作用,润滑油长时间生产后纯净度得不到保障,使用时间大大缩短,最终导致生产速度慢,无法达到较大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传统直进式拉丝设备中的模盒不能满足润滑油拉丝使用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直进式油拉丝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进式油拉丝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沿钢丝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模盒和辊筒,所述模盒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中设置有用于盛放润滑油的润滑槽和用于盛放冷却水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内固定安装有拉丝模具,所述润滑槽内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可供钢丝穿过的溢流孔,所述隔板将润滑槽分为溢流槽和浸润槽,所述溢流槽、浸润槽和冷却槽沿钢丝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溢流槽的底部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浸润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流量大于出液口和溢流孔的总流量,所述基座上还固定安装有储油桶,所述储油桶与进液口通过进油管连通,所述进油管上连通有油泵,所述溢流口和出液口均通过出油管与储油桶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直进式油拉丝设备,在润滑槽内固定安装隔板,隔板上开设有可供钢丝穿过的溢流孔,隔板将润滑槽分为溢流槽和浸润槽,浸润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储油桶与进液口通过进油管连通,进油管上连通有油泵,出液口通过出油管与储油桶连通,直进式拉丝机在工作时,启动油泵,油泵将储油桶内的润滑油通过进液口输送至浸润槽,由于进液口的流量大于出液口和溢流孔的总流量,浸润槽内的润滑油将通过溢流孔流入到溢流槽内,浸润槽内的润滑油可保持一定的液位,且润滑油的液位位于溢流孔上方,钢丝穿设在溢流孔内,可完全浸润在润滑油内;进入溢流槽内的润滑油可从溢流孔通过出油管流入储油桶,润滑槽内的润滑液从出液口经过出油管流入储油桶,储油桶内的润滑油又由油泵通过进油管进入浸润槽和溢流槽,从而达到润滑油的循环使用,实现油路循环,便于润滑油的长时间使用;溢流孔和溢流槽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模盒漏油,解决了清洁问题。
为了使从溢流槽和浸润槽流入储油桶内的是较为清洁的润滑油,所述出油管上连通有液体过滤器,润滑油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在流入储油桶,可使润滑油一直处于纯净状态,便于长时间的使用。
为了进一步防止模盒漏油,所述隔板和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为了简化管路,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主出油管,两个所述出油管通过三通接头与主出油管连通,所述主出油管与储油桶连通,所述过滤器安装在主出油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登(常州)新型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凡登(常州)新型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47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轮张紧装置及其回火炉
- 下一篇:一种便于氨水回收循环使用的冷凝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