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板边防爆孔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5031.0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2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元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市富盈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边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板边防爆孔,用于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PCB板包括有限单元和包裹有限单元的保护单元,所述的保护单元的四个边上设有若干防爆孔,防爆孔的直径为3.0‑3.2毫米,相邻的防爆孔间距为3.0厘米,防爆孔与有限单元的外边框间距为2.5‑3.0毫米,所述的防爆孔为圆形,防爆孔在保护单元上呈直线排列。本装置通过在PCB板边增加排气防爆孔,选择合适的防爆孔的尺寸和位置,可以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工艺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CB板边防爆孔。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生产内层≥2OZ厚铜板在喷锡工序后板边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层爆板不良,原因分析为PCB板在各生产工序的前处理水洗过程中有吸潮现象,在喷锡工序的高温作用下,使板边内部水汽遇热蒸发从膨胀从而导致气泡、分层、爆板等不良现象。
厂内特别客户型号有发现工艺边有分层起泡不良,分析类似型号结构共同点是2OZ及3OZ厚铜板,板边经过各生产工序水洗浸泡后有吸潮,在高温后膨胀产生起泡、爆板、分层等不良,不良率高达10%左右,通过测试验证在板边增加NPTH排气防爆孔可以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故平行展开所有型号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CB板边防爆孔,该设计通过在PCB板边增加排气防爆孔,选择合适的防爆孔的尺寸和位置,可以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CB板边防爆孔,用于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PCB板包括有限单元和包裹有限单元的保护单元,所述的保护单元的四个边上设有若干防爆孔,防爆孔的直径为3.0-3.2毫米,相邻的防爆孔间距为3.0厘米,防爆孔与有限单元的外边框间距为2.5-3.0毫米。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防爆孔为圆形。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防爆孔在保护单元上呈直线排列。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保护单元上各个边的防爆孔中心连线构成矩形。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保护单元上各个边的防爆孔中心连线构成多边形。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防爆孔通过钻孔机加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在PCB板边增加排气防爆孔,选择合适的防爆孔的尺寸和位置,可以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防爆孔;2.工艺边;3.有效单元;4.保护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CB板边防爆孔,用于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PCB板包括有限单元和包裹有限单元的保护单元4,所述的保护单元4的四个边上设有若干防爆孔1,防爆孔1的直径为3.0-3.2毫米,相邻的防爆孔1间距为3.0厘米,防爆孔1与有限单元的外边框间距为2.5-3.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爆孔1为圆形,也可以加一条圆形孔对力的分散最用效果最佳。所述的防爆孔1在保护单元4上呈直线排列,具体的,所述的保护单元4上各个边的防爆孔1中心连线构成矩形或者所述的保护单元4上各个边的防爆孔1中心连线构成多边形。所述的防爆孔1通过钻孔机加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市富盈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市富盈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5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保护板测试治具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柱塞套加工用祛毛刺清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