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芯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5487.7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0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梓泉;赵悠曼;严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袁哲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及电池,该电芯包括若干个正极极片、若干个负极极片和若干个负泊松比隔膜,各正极极片和各负极极片依次叠层设置,相邻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均设置有负泊松比隔膜,负泊松比隔膜平铺设置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负泊松比隔膜四周的边部均延伸出正极极片对应的边部外,负泊松比隔膜四周的边部均延伸出负极极片对应的边部外。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负泊松比隔膜的长度和宽度,这样可以有效地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隔开,另外,该电芯的隔膜为负泊松比隔膜,那么其在受力拉扯后可以垂直于受力方向发生膨胀,如此,可以完全避免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接触短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及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广泛地应用于手机、数码、电动汽车等产品中,并为这些产品提供电力保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目前,电池内部的电芯的结构基本上是正极极片/隔离膜/负极极片依次叠加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隔离膜无法有效地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隔开,从而造成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可以直接接触,导致电池出现短路现象,进而影响产品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及电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芯内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出现短路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芯,包括若干个正极极片、若干个负极极片和若干个负泊松比隔膜,各所述正极极片和各所述负极极片依次叠层设置,相邻的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之间均设置有所述负泊松比隔膜,所述负泊松比隔膜平铺设置于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之间,所述负泊松比隔膜四周的边部均延伸出所述正极极片对应的边部外,所述负泊松比隔膜四周的边部均延伸出所述负极极片对应的边部外。
可选地,所述负泊松比隔膜为相对两侧内凹的六边形单元阵列排列而成,相邻的两行的所述六边形单元错开排列。
可选地,相对两侧内凹的所述六边形单元关于所述六边形单元的中间点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六边形单元的内凹的边长线的弹性模量范围为0.1Pa~2Pa。
可选地,所述六边形单元的内凹的边长线为两根呈双螺旋结构的纤维线。
可选地,所述纤维线为聚丙烯线或者聚乙烯线。
可选地,所述负泊松比隔膜的厚度为8um~20u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电芯,负泊松比隔膜位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负泊松比隔膜可以有效地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隔开,避免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直接接触,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芯中的负泊松比隔膜四周的边部均延伸出正极极片对应的边部外,负泊松比隔膜四周的边部均延伸出负极极片对应的边部外,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面积尺寸均小于负泊松比隔膜的面积尺寸,即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负泊松比隔膜的长度和宽度这样负泊松比隔膜可以有效地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隔开,可以避免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接触短路,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的隔膜为负泊松比隔膜,那么其在受力拉扯后可以垂直于受力方向发生膨胀,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宽度和长度均不会超过负泊松比隔膜的宽度和长度,如此,可以完全避免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接触短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电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54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路补修用耐张线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按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