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除醛功能的汽车空调滤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5858.1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4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游辉;王欣欣;刘清珺;刘瑜;唐玲;亓学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化测试技术公司;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10008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汽车空调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除醛功能的汽车空调滤芯,包括框架、过滤芯和除醛静电棉层;所述框架安装在汽车内,用于为所述过滤芯和所述除醛静电棉层提供安装位置;所述过滤芯安装在所述框架内,用于过滤空气;所述除醛静电棉层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覆盖在所述过滤芯的两侧,用于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甲醛。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芯过滤颗粒物,并通过过滤芯两侧的除醛静电棉层来去除车内甲醛,除醛静电棉层还能通过静电作用吸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进一步提升颗粒物的去除效果,从而解决传统汽车空调滤芯无法去除甲醛的问题,无毒、无挥发性、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无伤害,具有良好的除甲醛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除醛功能的汽车空调滤芯。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空调系统中,传统的汽车空调滤芯功能比较单一,大多数只具有清除部分颗粒物的功能。例如申请号为201410394286.6,申请日为2014年8月12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汽车空调滤清器、滤芯及该汽车的专利申请文件,该申请文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滤清器、滤芯及该汽车,包括初滤层、主滤层、微滤层,初滤层采用藤皮、藤芯、杨木过滤材料纤维布模压成型后形成;主滤层采用多个藤芯层和垫层,每个藤芯层为多个藤芯并排排列,每两个藤芯层间设有垫层,垫层采用与初滤层相同的材料,经模具紧密压实后;微滤层采用包括藤皮、藤芯、杨木、醋酸纤维材料混合后纤维布裁切后即获得,初滤层与微滤层包覆中间主滤层,主滤层的藤芯的空心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一致,利用植物的轴向吸附特性以及采用点阵式地孔隙排列方式,三级过滤。该申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过滤效果,改变车内空气味道,但其无法清除车内的甲醛。针对车内甲醛的吸附,常规做法是在车内放置活性炭,采用活性炭吸附甲醛。而现有的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出刺鼻异味(活性炭表面的酸性基团脱落导致挥发酸性气味),影响感官和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除醛功能的汽车空调滤芯,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除醛功能的汽车空调滤芯,其包括:框架、过滤芯和除醛静电棉层;所述框架安装在汽车内,用于为所述过滤芯和所述除醛静电棉层提供安装位置;所述过滤芯安装在所述框架内,用于过滤空气;所述除醛静电棉层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覆盖在所述过滤芯的两侧,用于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甲醛。
如上述的具有除醛功能的汽车空调滤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除醛静电棉层采用多氨基超支化聚合物和聚丙烯混合后熔喷而成;所述除醛静电棉层为直径1微米至直径10微米的细丝交织成的网状结构。
如上述的具有除醛功能的汽车空调滤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滤芯呈锯齿型,折叠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与所述框架粘接。
如上述的具有除醛功能的汽车空调滤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滤芯包括骨架层,所述骨架层用于支撑所述过滤芯。
如上述的具有除醛功能的汽车空调滤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滤芯还包括超支化聚酰胺胺层,所述超支化聚酰胺胺层与所述骨架层相连,用于去除甲醛。
如上述的具有除醛功能的汽车空调滤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滤芯还包括熔喷层,所述熔喷层与所述超支化聚酰胺胺层相连,用于清除颗粒物。
如上述的具有除醛功能的汽车空调滤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骨架层采用PET纤维、PP纤维、玻璃纤维材料的任一种制成;所述熔喷层采用PET纤维、PP纤维、玻璃纤维材料的任一种制成;所述骨架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熔喷层的厚度。
如上述的具有除醛功能的汽车空调滤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框架设有滤芯槽和静电棉槽;所述静电棉槽位于所述滤芯槽的两侧,所述滤芯槽用于为所述过滤芯提供安装位置;所述静电棉槽用于为所述除醛静电棉层提供安装位置。
如上述的具有除醛功能的汽车空调滤芯,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海绵密封层,所述海绵密封层安装在所述静电棉槽内,位于所述除醛静电棉层和所述过滤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化测试技术公司;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北京理化测试技术公司;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58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铁配油盘车削夹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喷雾造粒机的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