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车内扶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7755.9 | 申请日: | 201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8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祥瑞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75 | 分类号: | B60N2/75;B60S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13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多功能 扶手 结构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车内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转轴(17)、清洁罩(6)、升降结构以及清洁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2)、滑块(4)以及连接板(5),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的一侧与安装板(1)表面固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的输出顶端与连接板(5)底部固接,所述安装板(1)表面开有与第一电动推杆(2)平行设置的滑槽(3),所述滑槽(3)与滑块(4)之间滑动连接,且滑块(4)一侧与连接板(5)一侧固接;
所述连接板(5)远离滑块(4)一侧垂直固接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扶手连接条(7),两个所述扶手连接条(7)之间设有扶手杆(22),所述扶手杆(22)内部开有通孔,其中一个所述扶手连接条(7)一侧嵌合连接有轴承(18),与之对应的另一个所述扶手连接条(7)一侧垂直固接有插杆(19),所述插杆(19)延伸至扶手杆(22)内部的通孔,且插杆(19)表面粘合连接有加热片(1901),所述转轴(17)贯穿轴承(18),且转轴(17)与轴承(18)之间套接,所述转轴(17)一端套接有转动圆筒(8),所述转轴(17)另一端延伸至扶手杆(22)内部的通孔,且转轴(17)与扶手杆(22)固接;
所述清洁罩(6)位于第一电动推杆(2)顶部,且清洁罩(6)外壁固定安装有转动马达(15),所述转动马达(15)的输出轴表面套接有海绵套(9),且海绵套(9)表面粘合连接有纱布(901),所述转动圆筒(8)外表面均匀开有若干个防滑凹孔;
所述扶手杆(22)一侧设有若干个固定安装在清洁罩(6)内壁的紫外线杀菌灯(10),所述连接板(5)靠近扶手杆(22)一侧嵌合安装有风扇(16);
所述清洁罩(6)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的表面,所述清洁结构包括连接杆(11)以及第二电动推杆(13),所述清洁罩(6)顶部内壁垂直固接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的底端与第二电动推杆(13)一端垂直固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3)的输出端固接有毛刷(14),且毛刷(14)位于扶手杆(22)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车内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和滑块(4)的截面均为凸字型结构,且滑块(4)和滑槽(3)的数目均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车内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一侧与清洁罩(6)顶部内壁之间固接有加固杆(12),且连接杆(11)与加固杆(12)之间形成四十五度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车内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表面开有四个安装孔(21),且四个安装孔(21)呈矩形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车内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顶部和连接板(5)底部均开有至少一个通风孔(20),且通风孔(20)与风扇(16)远离扶手杆(22)一侧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车内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布(901)与转动圆筒(8)外表面紧密接触,且转动圆筒(8)位于海绵套(9)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祥瑞弹簧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祥瑞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77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钢棒生产线用分体式导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吸式模板罩盖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