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7842.4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2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彦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余功勋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22***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电子 装置 | ||
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其包括第一机壳、第二机壳、可挠性补强材以及折叠式屏幕。第二机壳在第一方向上并列于第一机壳。可挠性补强材设置于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上,且包括固定于第一机壳的第一端部、固定于第二机壳的第二端部以及位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折叠式屏幕设置于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上,且包括固定于第一机壳的第一结合部、固定于第二机壳的第二结合部以及位于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的折叠部。第一端部位于第一结合部与第一机壳之间。第二端部位于第二结合部与第二机壳之间。中间部贴合于折叠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折叠式屏幕的技术日渐成熟,近年来,电子大厂无不积极投入折叠式屏幕的开发与应用。以折叠式屏幕整合于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为例,常见为折叠后的折叠式屏幕的显示面朝外的外折设计以及折叠后的折叠式屏幕的显示面朝内的内折设计。具体来说,折叠式屏幕可概分为折叠部与非折叠部,在折叠与展开折叠式屏幕的过程中,折叠部反复承受拉伸与压缩应力,长久使用下来,折叠式屏幕的折叠部可能会因频繁承受拉伸与压缩应力而产生裂痕,进而影响到折叠式屏幕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无论折叠式屏幕系采外折设计或内折设计,折叠式屏幕的可折叠部的弯折方向皆须加以限制,否则会造成受力弯折的可折叠部产生任意方向上的形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其能确保折叠式屏幕的弯折方向,并强化折叠式屏幕的韧性。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包括第一机壳、第二机壳、可挠性补强材以及折叠式屏幕。第二机壳在第一方向上并列于第一机壳。可挠性补强材设置于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上。可挠性补强材包括固定于第一机壳的第一端部、固定于第二机壳的第二端部以及位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折叠式屏幕设置于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上。折叠式屏幕包括固定于第一机壳的第一结合部、固定于第二机壳的第二结合部以及位于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的折叠部,其中第一端部位于第一结合部与第一机壳之间,第二端部位于第二结合部与第二机壳之间,且中间部贴合于折叠部。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设有贴合于折叠式屏幕的折叠部的可挠性补强材,其中可挠性补强材可用以限制折叠部的弯折方向,避免受力弯折的折叠部产生任意方向上的形变,藉以确保受力弯折的折叠部所形成的曲面的连续性与平滑程度。另一方面,可挠性补强材亦可用以强化折叠式屏幕的折叠部的韧性,避免折叠部因频繁承受拉伸与压缩应力而产生裂痕,以延长折叠式屏幕的使用寿命。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处于折叠状态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可挠性补强材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可挠性补强材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可挠性补强材的拆解示意图。
图中:
100、100A:折叠式电子装置
110:第一机壳
120:第二机壳
130、130a:可挠性补强材
131:第一端部
132:第二端部
133:中间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7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