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线路姿态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8263.1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1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中;宗瑞旺;宋江宁;蒋周海;王凤龙;彭修全;李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雷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线路 姿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线路姿态的检测装置,应用在铁路沉降监测装置领域,解决了人工对铁路沉降实时监测而导致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沉降数据感应系统、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所述沉降数据感应系统包括基准点传感器、测量点传感器、储液罐,所述基准点传感器、测量点传感器、储液罐之间通过液管和气管连接,所述基准点传感器和测量点传感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包括采集卡、数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所述基准点传感器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具有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传感器对铁路沉降实时全面的监控,代替人工监控,从而节约劳动力同时提高监控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沉降监测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检测线路姿态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运行对各种路基结构物(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铁路沉降包括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线路稳定及行车安全,控制测量精度、满足测量频次、及时反馈测量结果是对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由于人工检测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成本高,并且不能够实时监测;2、肉眼去观察,误差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线路姿态的检测装置,其优点是,通过传感器对铁路沉降实时全面的监控,代替人工监控,从而节约劳动力同时提高监控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检测线路姿态的检测装置,包括沉降数据感应系统、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所述沉降数据感应系统包括基准点传感器、测量点传感器、储液罐,所述基准点传感器、测量点传感器、储液罐之间通过液管和气管连接,所述基准点传感器和测量点传感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包括采集卡、数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所述基准点传感器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沉降数据感应系统用于实时感应路基沉降变化,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用于将采集沉降数据并进行传输到显示模块的变化。基准点传感器位置不动,测量点传感器的位置会沉降,在安装的时候基准点传感器和测量点传感器在同一个水平面,当测量点传感器下沉时,测量点传感器与基准点传感器将产生压力差值,把此差值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中,经过数据处理模块的换算后就能够获得其相对沉降量,并通过显示模块直接读出示数,从而实现实时监测沉降情况,便于确保铁路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还包括无线信号发射器,铁路沿线上定点设置数据分析预警中心,所述数据分析预警中心包括信息接收模块、数据显示模块、数据分析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铁路线很长,根据国家规定,在铁路线上设置多个基准点传感器和测量点传感器,并且相邻的基准点传感器之间的间距较长,如果人工去读数,效率非常的缓慢。无线信号发射器用于将数据处理模块中的数据信息以通讯的方式发送到数据分析预警中心,这样工作人只需要在数据分析预警中心就能够对这一段铁路的所有的沉降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准点传感器和所述测量点传感器均为沉降传感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沉降传感器包括压差传感器、物位计,从而能够精确测量沉降数据,与此同时,沉降传感器便于数据的传输,同时方便与无线通讯设备连接,便于实现远程监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上设有用于对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供电的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设备箱体、置于设备箱体内的蓄电池,所述基准点传感器位于所述设备箱体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基准点传感器、测量点传感器都需要电才能够工作,蓄电池用于给这些物件供电,同时设备箱体对基准点传感器起到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设备箱体上竖直设有支撑桩,所述支撑桩的上端设有电控箱,所述显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均设置在电控箱内,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器设置在电控箱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雷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雷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8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