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8815.9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9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鸿国;潘显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晋江热电有限公司;刘鸿国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刘昕;南霆 |
地址: | 362271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铣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刀,其包括:刀身以及颈部;颈部的一端与刀身连接,颈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刀刃,且颈部沿刀身的长度方向设置;刀身设置有沿刀身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齿纹段。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铣刀,通过设置于刀身的齿纹段可以与取样装置的螺纹座的螺纹啮合形成丝杠的螺旋副结构;在铣刀公转切削的过程中,铣刀还会与取样装置固定的螺纹座相对转动而实现了铣刀的自动进退;因此,其可以很好地适用于需铣刀绕钻体(或旋转座)的中心轴公转,进而通过铣刀的公转实现铣刀的自动进退而完成取样的取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损取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铣刀。
背景技术
微损取样是随着试验技术发展,微小样品分析技术进步而得到发展的一种取样方法;其具有在一定周期内对同一部件持续取样以及全寿命跟踪分析材料性能变化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对部件损伤小易焊接修复,对部件安全性能影响小等特点。
现有的微损取样装置所采用的铣刀主要是通钻体驱动铣刀绕铣刀的旋转轴自转,并通钻体的升降控制铣刀的进退而完成取样作业。因此,针对于需铣刀绕钻体(或旋转座)的中心轴公转并通过铣刀的公转实现铣刀的自动进退而完成取样的取样装置,现有的铣刀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铣刀,以使其适用于需铣刀绕钻体(或旋转座)的中心轴公转,进而通过铣刀的公转实现铣刀的自动进退而完成取样的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铣刀,其包括:刀身以及颈部;所述颈部的一端与所述刀身连接,所述颈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刀刃,且所述颈部沿所述刀身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刀身设置有沿所述刀身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齿纹段。
作为颈部的一种结构,所述颈部为弧形弯曲部,且所述弧形弯曲部所对应的圆心位置与所述齿纹段均位于所述刀身的同一侧。
作为颈部的另一种结构,所述颈部为弧形弯曲部,且所述弧形弯曲部所对应的圆心位置与所述齿纹段分别位于所述刀身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颈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刀身的厚度,且所述颈部与所述刀身的连接端形成肩面。
进一步,所述颈部与所述刀身的连接端为平滑过渡的弧形过渡段;所述肩面为弧形肩面。
进一步,所述颈部的长度为15-25mm;所述颈部的厚度为2-4mm。
进一步,所述刀身的形状为条形柱状。
进一步,所述刀身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圆形。
进一步,所述刀身为采用碳素工具钢材料或碳素合金钢材料制成的刀身。
进一步,所述刀身的长度为40-9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铣刀,通过设置于刀身的齿纹段可以与取样装置的螺纹座的螺纹啮合形成丝杠的螺旋副结构;在铣刀公转切削的过程中,铣刀还会与取样装置固定的螺纹座相对转动而实现了铣刀的自动进退;因此,其可以很好地适用于需铣刀绕钻体(或旋转座)的中心轴公转,进而通过铣刀的公转实现铣刀的自动进退而完成取样的取样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所述的铣刀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所述的铣刀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所述的铣刀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所述的铣刀的侧视图;
图5是实施例2中所述的铣刀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晋江热电有限公司;刘鸿国,未经福建晋江热电有限公司;刘鸿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88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深度脱水高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拉拔机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