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卡用空滤器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1534.9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2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涂文婕;谢剑波;王国林;陈泳澎;曾桃涛;杨承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3/02 | 分类号: | B60K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乾乙律师事务所 50235 | 代理人: | 侯懋琪;李剑锋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卡用空 滤器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卡用空滤器的安装结构,包括空滤器、发动机和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与发动机的前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1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冷却模块的壳体上表面上设置有2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大小与所述连接孔的大小匹配;所述空滤器设置在冷却模块上方,所述空滤器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冷却模块的壳体螺栓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约成本、节省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中卡用空滤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中卡的空滤器1’通常通过金属支架4’安装在车架纵梁的外侧,如图1所示,由于距离发动机较远,还需要较长的气管3’来连接空滤器1’的出气口与发动机2’的进气口,同时,由于空滤器1’的安装位置在车架外侧,粉尘较多,所以往往将空滤器1’的进气口位置提高,但进气口位置提高又带来了水汽较多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在驾驶室壳体的后侧配置单独的进气道5’来解决上述问题,而进气道5’也需要支架等来固定,制造和安装成本都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卡用空滤器的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卡空滤器的安装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制造及安装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
一种中卡用空滤器的安装结构,包括空滤器、发动机和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与发动机的前端连接,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空滤器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1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冷却模块的壳体上表面上设置有2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大小与所述连接孔的大小匹配;所述空滤器设置在冷却模块上方,所述空滤器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冷却模块的壳体螺栓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空滤器的进风口朝下设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由于空滤器直接安装在冷却模块的壳体上方,不需要其他的支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另外由于空滤器距离发动机较近,空滤器与发动机之间的连接管路也较短,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空滤器与冷却模块和发动机一起安装在驾驶室下方,空气质量较好,可以简化集成进气道,并将进气口朝下即可解决空滤器的进水问题,整个空滤器本体及安装结构紧凑,大大节约了车架上寸土寸金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技术的空滤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滤器;2、发动机;3、冷却模块;4、气管;11、连接板;1’、空滤器;2’、发动机;3’、气管;4’、金属支架;5’、进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中卡用空滤器的安装结构,包括空滤器1、发动机2和冷却模块3,所述冷却模块3与发动机2的前端连接;所述空滤器1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1个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冷却模块3的壳体上表面上设置有2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大小与所述连接孔的大小匹配,2个安装孔的距离尺寸也与2个连接孔的距离尺寸匹配;所述空滤器1设置在冷却模块3上方,所述空滤器1通过连接板11与所述冷却模块3的壳体螺栓连接。所述空滤器1的进风口朝下设置。空滤器1的出气口与发动机2的进气口之间通过气管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15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签剥离设备
- 下一篇:一种PC构件模具用封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