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管壳式冷凝器及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1624.8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2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于腾祥;山田宏幸;王冰;史佩琦;李在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8D7/16;F2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2655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管壳 冷凝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管壳式冷凝器,包括壳体和内置在所述壳体中并沿所述壳体轴向延伸的传热管,所述传热管在所述壳体内形成多个传热管组,任意相邻两个传热管组之间均具有分组间隙,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管板,换热介质室隔着所述管板配置于所述传热管组的两端,且至少一个所述换热介质室的内表面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嵌入所述分组间隙内后将所述传热管组分隔为所需的流程数。该管壳式冷凝器有效减少了产品的规格和种类,降低了管理难度和成本,同时该种管壳式冷凝器有利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因而也就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卧式管壳式冷凝器的换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卧式管壳式冷凝器及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热泵系统和制冷系统可以统称为换热系统,热泵系统以及制冷系统实质上是一个系统,当需要利用系统中的热量时整个系统被称为热泵系统,当需要利用系统中的冷量时,整个系统又被称为制冷系统。
以制冷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制冷系统是一个封入了制冷剂的密闭系统,其通常包括从被冷却介质获取热量而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对由上述蒸发器蒸发的制冷剂蒸汽进行压缩而使其成为高压的制冷剂蒸汽的压缩机,向冷却介质释放热量而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对上述冷凝器冷凝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的膨胀机构以及连接上述各部件的配管。
,卧式管壳式冷凝器是指换热器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的换热器,传统的管壳式冷凝器通常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传热管组以及设置在壳体两端的换热介质室,传热管组内流通有换热介质,壳体与传热管组的间隙以及相邻两根传热管之间的间隙供制冷剂流动,在管壳式冷凝器中,换热介质从一侧管板开始到另一侧的管板为止所形成的沿着壳体轴线方向的流路称为一个流程,若换热介质从进入到流出管壳式冷凝器需要在壳体的两端反复流动几个流程,则这几个流程的数量总和即称之为管壳式冷凝器的流程数。
换热器内换热介质的进出口温差与流程数的多少相关,例如以标准温差(换热介质在入口与出口的温度差为5℃)设计的换热器中,流程数为两条或者三条;而若需要大温差的冷凝器,则流程数就需要采用四条、五条甚至六条。
在图1至图4中,壳体01内的标号代表流程数,图1至图4分别为两流程、三流程、四流程和六流程的管壳式冷凝器的横截面示意图;目前冷凝器不同流程数的实现方式主要是变更壳体01内传热管组的排列,这导致产品的规格众多,不利于配件采购和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管理,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管壳式冷凝器,以便在不改变壳体内换热管组布局的前提下,通过变更换热介质室内的隔板布置方式,达到变更管壳式冷凝器内流程数的目的,进而为实现标准化生产提供便利,降低管理和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管壳式冷凝器,包括壳体和内置在所述壳体中并沿所述壳体轴向延伸的传热管,所述传热管在所述壳体内形成多个传热管组,任意相邻两个传热管组之间均具有分组间隙,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管板,换热介质室隔着所述管板配置于所述传热管组的两端,且至少一个所述换热介质室的内表面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嵌入所述分组间隙内后将所述传热管组分隔为所需的流程数。
优选地,所述分组间隙包括层间间隙和同层间隙,所述层间间隙为过壳体轴线并延伸至壳体端部的水平间隙,所述层间间隙将所述传热管组区分为上层传热管组和下层传热管组;所述上层传热管组和所述下层传热管组中相邻的两个所述传热管组之间具有所述同层间隙,所述同层间隙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0°≤α≤60°。
优选地,所述层间间隙的宽度为H1,所述同层间隙的宽度为H2,所述传热管的直径为d,其中,0<H1≤2d,0<H2≤2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16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的高分子材料房屋户型模型
- 下一篇:一种车灯光导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