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溢流面曲面混凝土施工的可调连续四杆自适应拉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1847.4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2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唐铭鸿;李从壮;朱发银;任明;杨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0 | 分类号: | E02B9/00;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禾创知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4 | 代理人: | 裴娟 |
地址: | 61006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溢流 曲面 混凝土 施工 可调 连续 自适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溢流面曲面混凝土施工的可调连续四杆自适应拉模,包括卷扬机,所述卷扬机通过牵引钢丝绳连接至动滑轮,所述动滑轮连接至桁架;所述桁架由若干单榀桁架通过螺栓和连接杆连接而成;桁架下方固定有模板面板,在桁架两侧固定有行走轮,两侧的行走轮置于导轨中;在所述桁架后端设置有抹面平台。本实用新型本拉模构造简单,设备加工制作成本低,不仅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且大大减少了人员投入及后续缺陷处理施工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溢流面施工滑模领域,特别是用于溢流面曲面混凝土施工的可调连续四杆自适应拉模。
背景技术
在水电工程施工中,有轨拉模为溢流面混凝土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但传统拉模施工中,轨道布置多通过在闸墩浇筑时预埋型钢进行加固,且采用结构尺寸固定的拉模,其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因结构体型的微变出现卡模,拉模拉升过程中需安排专人对两侧模板进行调整来解决拉升过程中的卡模、漏浆等问题。同时溢流面拉升结束后需要割除两侧预埋的型钢加固支撑系统,并进行相应的缺陷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溢流面曲面混凝土施工的可调连续四杆自适应拉模,解决结构尺寸固定的拉模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因结构体型的微变出现卡模、漏浆的问题,解决在闸墩两侧预埋型钢加固支撑系统需进行相应的缺陷处理带来的成本增加及施工繁琐等问题。本拉模构造简单,设备加工制作成本低,不仅提高施工生产效率,且大大减少人员投入及后续缺陷处理施工投入,降低施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溢流面曲面混凝土施工的可调连续四杆自适应拉模,包括卷扬机,所述卷扬机通过牵引钢丝绳连接至动滑轮,所述动滑轮连接至桁架;所述桁架由若干单榀桁架通过螺栓和连接杆连接而成;桁架下方固定有模板面板,在桁架两侧固定有行走轮,两侧的行走轮置于导轨中;在所述桁架后端设置有抹面平台。
进一步的,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用于引导牵引钢丝绳的运行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桁架前端通过保险绳连接到手拉葫芦。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通过定位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桁架两侧固定有限位轮。
进一步的,所述模板面板包括主模板和弹性副模板,所述弹性副模板由弹簧及与弹簧配套的钢板组合而成;所述弹簧套有保护钢管。
进一步的,所述抹面平台前端连接于桁架下端,后端通过平台钢丝绳连接于桁架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桁架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吊耳,动滑轮通过钢丝绳连接有两个卡环,所述卡环套入吊耳。
进一步的,在所述平台钢丝绳与抹面平台之间连接有手拉葫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拉模将溢流面曲面混凝土模板、导轨、抹面平台及施工平台等融为一体。该装置不仅在施工过程中大大减少了作业人员、物资及设备的投入,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全面替代了传统的施工工艺,同时有效地达到了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确保了溢流面曲面结构物的线形及外观质量要求;该设备有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实用性,经改造可利用在其它体型的曲面混凝土上,使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拉模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拉模装置桁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导向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拉模装置桁架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弹性副模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18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煤栈桥轨道式自动巡检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泡沫塑料制品废弃物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