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火耐腐蚀氟塑料高温电线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1923.1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3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市覆盆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38 | 分类号: | H01B7/38;H01B7/29;H01B7/28;H01B7/02;H01B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23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火 腐蚀 氟塑料 高温 电线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火耐腐蚀氟塑料高温电线电缆,包括氟塑料套,所述氟塑料套的内侧安装有镀锡铜线编织,所述镀锡铜线编织的内侧安装有聚酰亚胺,所述聚酰亚胺的内侧装有聚乙烯绝缘,所述聚乙烯绝缘的内侧安装有聚全氟乙丙烯树脂,所述聚全氟乙丙烯树脂的内侧安装有铜芯导体,所述氟塑料套的下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安装有梯形滑管,所述梯形滑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压槽,所述梯形滑管的一侧安装有紧固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氟塑料套与转动轴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可以自行剥线,通过安装聚乙烯绝缘与铜芯导体的配合,利用聚全氟乙丙烯树脂连接,使得该装置具有拥有耐火耐腐蚀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火耐腐蚀氟塑料高温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电线电缆产品绝大多数是截面形状完全相同,忽略因制造而产生的误差、呈长条状的产品,这是由于在系统或设备中是作为构成线路或线圈而使用的特征所决定的,所以研究分析线缆产品的结构组成,只需从其截面来观察分析,电线电缆产品的结构元件,总体上可分为导线、绝缘层、屏蔽和护层这四个主要结构组成部分以及填充元件和承拉元件等。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应用场合,有的产品结构极为简单。
但是,现有的氟塑料电线电缆不能耐火耐腐蚀,当需要剥线时必须依靠剥线钳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耐火耐腐蚀氟塑料高温电线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耐腐蚀氟塑料高温电线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氟塑料电线电缆不能耐火耐腐蚀,当需要剥线时必须依靠剥线钳因此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火耐腐蚀氟塑料高温电线电缆,包括氟塑料套,所述氟塑料套的内侧安装有镀锡铜线编织,所述镀锡铜线编织的内侧安装有聚酰亚胺,所述聚酰亚胺的内侧装有聚乙烯绝缘,所述聚乙烯绝缘的内侧安装有聚全氟乙丙烯树脂,所述聚全氟乙丙烯树脂的内侧安装有铜芯导体,所述氟塑料套的下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安装有梯形滑管,所述梯形滑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压槽,所述梯形滑管的一侧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梯形滑管的另一侧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安装有按钮,所述按钮下端的外表面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安装有切割刀。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内侧的下端安装有滑块,所述氟塑料套的外表面与转动轴的内侧完全贴合,所述氟塑料套与转动轴通过滑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钮的下端与切割刀的上端完全贴合,所述按钮与切割刀通过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梯形滑管的外表面与紧固螺栓的内侧完全贴合,所述梯形滑管与紧固螺栓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绝缘的内侧与铜芯导体的内侧完全贴合,所述聚乙烯绝缘与铜芯导体通过聚全氟乙丙烯树脂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钮底端的外表面与弹簧的内侧完全贴合,所述按钮与弹簧通过卡槽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氟塑料套与转动轴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可以自行剥线,通过安装梯形滑管与紧固螺栓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利用紧固螺栓实现固定在氟塑料套的外表面;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聚乙烯绝缘与铜芯导体的配合,利用聚全氟乙丙烯树脂连接,使得该装置具有拥有耐火耐腐蚀的特性,通过安装按钮与弹簧的配合,使得该装置使用安全稳定,通过安装按钮与切割刀的配合,在按钮的作用下切割刀进行切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市覆盆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宿迁市覆盆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1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