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岛固定桩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2296.3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5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罗希;李逸之;李亚辉;余辰洋;沈权;聂梦丽;张发;吴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桩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岛固定桩基,包括人工浮岛,还包括埋设在水底的镀锌钢管,镀锌钢管的管侧沿镀锌钢管长度方向开设有两个以镀锌钢管的轴线对称分布的贯通孔,镀锌钢管内活动设置有浮管,人工浮岛通过绳索与浮管顶端连接,镀锌螺栓的螺纹端贯穿贯通孔且与浮管底端连接。浮管的顶端开设有第一穿孔,人工浮岛与第一穿孔通过绳索绑扎固定,浮管底端开设有第二穿孔,第二穿孔内设置有与镀锌螺栓的螺纹端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镀锌螺栓的螺纹端穿过第二穿孔。本实用新型固定桩基的适用范围广,不受限于人工浮岛规格的大小,固定能力较强。固定桩基安装、拆卸较简单,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浮岛固定桩基,能够实现人工浮岛的固定。
背景技术
在河湖的生态治理过程中,人工浮岛技术利用生态学原理,通过水生植物的根系直接从水体中吸收氮磷污染物质,且造价低廉、运行管理相对容易,并且同时具有较好的水面景观效果等优点,已在工程上广泛应用。
常规的人工浮岛多通过两种方式加以固定,一种通过绳子锚定在水体底部,辅以石块压固,另一种则通过打桩绳连浮岛固定。前一种固定方式,造价较省,能够将浮岛固定在一定范围内,但绳子长度多预留一定的长度,因此,当水位较低时,绳子预留较多,浮岛易漂移,水位较高时则无法使浮岛全部浮于水面,影响浮岛上水生植物的生长;而后者可有效避免浮岛的漂移,但在水位底时,桩体部分不可避免的矗立于水面中,影响浮岛的景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浮岛固定桩基,适用范围广,不受人工浮岛规格的限制,安装拆卸简单且使用寿命长,有效的避免了人工浮岛的过量上浮而出现的人工浮岛的漂移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浮岛固定桩基,包括人工浮岛,还包括埋设在水底的镀锌钢管,镀锌钢管的管侧沿镀锌钢管长度方向开设有两个以镀锌钢管的轴线对称分布的贯通孔,镀锌钢管内活动设置有浮管,人工浮岛通过绳索与浮管顶端连接,镀锌螺栓的螺纹端贯穿贯通孔且与浮管底端连接。
如上所述的浮管的顶端开设有第一穿孔,人工浮岛与第一穿孔通过绳索绑扎固定,浮管底端开设有第二穿孔,第二穿孔内设置有与镀锌螺栓的螺纹端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镀锌螺栓的螺纹端穿过第二穿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固定桩基的适用范围广,不受限于人工浮岛规格的大小,固定能力较强。
2、固定桩基安装、拆卸较简单,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镀锌钢管;101-贯通孔;2-浮管(可采用HDPE材质);201-镀锌螺栓;202-第一穿孔;203-第二穿孔;3-人工浮岛;301-水生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浮岛固定桩基,包括人工浮岛3,还包括埋设在水底的镀锌钢管1,镀锌钢管1的管侧沿镀锌钢管1长度方向开设有两个以镀锌钢管1的轴线对称分布的贯通孔101,镀锌钢管1内活动设置有浮管2,人工浮岛3通过绳索与浮管2顶端连接,镀锌螺栓201的螺纹端贯穿贯通孔101且与浮管2底端连接。
浮管2的顶端开设有第一穿孔202,人工浮岛3与第一穿孔202通过绳索绑扎固定,浮管2底端开设有第二穿孔203,第二穿孔203内设置有与镀锌螺栓201的螺纹端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镀锌螺栓201的螺纹端穿过第二穿孔203。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2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离合机构的自动落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毛皮划槽的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