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的热解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2678.6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8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尹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绿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44;F23J15/02;F23J1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王彩君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焚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的热解焚烧炉,涉及热解焚烧炉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热解焚烧炉功耗大,热解焚烧炉排放出的废气易污染周围环境的问题。所述热解焚烧炉的内壁设置有防火隔热墙,所述热解焚烧炉的一侧设置有氧气输送管,所述氧气输送管的外壁设置有阀门,所述氧气输送管的一端设置有储氧罐,所述热解焚烧炉的另一侧设置有给风管,所述给风管的一端设置有给风机,所述给风管的下方设置有排渣管,所述热解焚烧炉的前端面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热解焚烧炉的内部设置有燃烧器喷嘴,且燃烧器喷嘴设置有八个,所述热解焚烧炉的上方设置有废气输送管,所述废气输送管的一端设置有二次燃烧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解焚烧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热解焚烧炉。
背景技术
焚烧炉从不同的角度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焚烧室分类可分为:单室焚烧炉、多室焚烧炉。而根据燃烧烟气和垃圾移动的方向的关系可将炉体分为顺流式、逆流式交流式和二次流式。焚烧炉是常用于医疗及生活废品、动物无害化处理方面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煤、燃油、燃气等燃料的燃烧,将要处理的物体进行高温焚烧碳化,以达到消毒的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普通的焚烧炉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在这种环境下热解焚烧炉就此诞生。
但是,现有热解焚烧炉功耗大,热解焚烧炉排放出的废气易污染周围环境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节能的热解焚烧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热解焚烧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热解焚烧炉功耗大,热解焚烧炉排放出的废气易污染周围环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的热解焚烧炉,包括热解焚烧炉,所述热解焚烧炉的内壁设置有防火隔热墙,所述热解焚烧炉的一侧设置有氧气输送管,所述氧气输送管的外壁设置有阀门,所述氧气输送管的一端设置有储氧罐,所述热解焚烧炉的另一侧设置有给风管,所述给风管的一端设置有给风机,所述给风管的下方设置有排渣管,所述热解焚烧炉的前端面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热解焚烧炉的内部设置有燃烧器喷嘴,且燃烧器喷嘴设置有八个,所述热解焚烧炉的上方设置有废气输送管,所述废气输送管的一端设置有二次燃烧室,所述二次燃烧室的一侧设置有高压螺旋喷淋装置,所述高压螺旋喷淋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净气管,所述净气管的前端面设置有气泵,且气泵设置有四个,所述净气管的一端设置有高压脱硫除尘器,所述高压脱硫除尘器的一侧设置有高压液气分离装置,所述高压液气分离装置的一侧设置有高温等离子处理装置,所述高温等离子处理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排放口。
优选的,所述储氧罐的上表面通过氧气输送管与热解焚烧炉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净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竹炭纤维过滤网,且竹炭纤维过滤网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热解焚烧炉的上表面通过废气输送管与二次燃烧室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压螺旋喷淋装置的上表面通过净气管与高压脱硫除尘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给风机的一端通过给风管与热解焚烧炉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氧罐上表面的氧气输送管与热解焚烧炉固定连接,氧气是一种气体,其与大部分如氢气、一氧化碳等气体都会产生燃烧反应,而垃圾内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气体,用户可以利用燃烧器喷嘴进行助燃,之后只需控制进氧量就可以调节炉内温度及热解速度,配合垃圾溶解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促使炉内温度叠加使垃圾热解产生的有害物质分解。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绿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绿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26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路开关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连接器插头固定装置